《畫布的大小》教學實錄
結論猜想 通過對表中數據的比較,你發現在Windows畫圖中畫布大小與文件大小的關系是: 。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東山中心小學 211100)
點評:
第二道茶:畫布的大小
《畫布的大小》一課設計即一道“甜茶”,選題小巧,以微見著地挖掘活動內容,操作過程簡潔而不失教育意義,并將其他自然學科中常用的“實驗法”引入到了本設計中。
◆特色
◇選材得當,以微見著
趙老師以《畫布的大小》為探究原型,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年齡特征,以小見大、層層深入,知識的結論不是教師“灌”給學生的,而是由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用科學的數據證明結論的正確性。既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科學探究的良好習慣。
◇設計合理,注重過程
探究知識的過程比結論更為重要。趙老師設計的整個活動過程是以學生實驗操作為主的,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其過程設計合理:
⑴聯系實際,遷移導入。教師以同樣的兩幅畫分別粘貼在大小不同的白紙上,讓學生借鑒生活中的經驗或其他學科的知識,找出兩幅畫的異同及其優缺點。同時,將問題焦點轉移到Windows畫圖程序中畫布的大小與保存文件的大小的問題上來,從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激發探究欲望。
⑵動手操作,掌握方法。基本的知識是探究的基石,學生進行一切探究活動都得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為支撐,趙老師同樣注重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和學生操作,讓學生掌握了兩種改變畫布大小的方法,掃除了下一步學生探究活動的障礙。
⑶實驗探究,明確結論。探究的方法多種多樣,關鍵是看其探究方法是否科學,過程是否真實,結論是否準確。趙老師設計的活動過程采取了實驗法,讓學生通過小組協作操作、觀察、比較和討論幾組實驗的結果,總結出畫布的大小與保存文件大小的關系。
◆建議改進
◇誰更直觀
教師在講解“數值法”修改畫布的大小時說“其實,還有一種方法,不僅方便而且很直觀”,這種方法與“拖動法”相比誰更直觀呢?顯然“拖動法”更為直觀.“數值法”的優點在于科學和準確。
教師的語言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正確、規范的教學語言能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邏輯思維,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力求規范、準確,特別是一些科學術語、名詞及解釋必須做到科學嚴謹。
◇可否給學生更大的空間
趙老師將大量的時間交給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討論與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沒有給大量學生有展示實驗結果的機會。其實,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與交流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得出“畫布越大其保存文件就越大,與畫布內容無關”的結論,若是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展自己的實驗結果,也許比教師的總結更有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