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4、 使學生理解和體驗做人要誠實守信,學會尊重人。
給自己頒獎
教學目標
通過大家共同發(fā)言,懂得全面、正確、發(fā)展的看待自己的重要性,從而能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采取有效的方法培養(yǎng)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評價自己,客觀的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
認識正確自我評價的重要性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激發(fā)興趣
1、和老師一起來說一句話“我自信我能行!”。
2、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在哪方面能行,引入新課“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板書課題。
二、創(chuàng)設條件,主體參與
1、引導學生讀文,并且思考鄧亞萍有哪些優(yōu)點?她是怎樣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的?舉例說明。
2、學生讀后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收獲。
讓學生有互相學習的機會,能取長補短聽取他人的意見,給學生自己的空間。
三、組織研究,體驗發(fā)現
1、再默讀課文(學生讀文是體會的過程,是重新學習的過程)思考文中你對哪句話使你最感動?為什么?
2、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
四、引導創(chuàng)新,應用實踐
1、你對了解自己嗎?你的優(yōu)點是什么?。
2、學完本課你對你的優(yōu)點怎樣看待?如何發(fā)揚自己的長處?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1、學生說出自己的體會。
2、教師進行適當的小結
六、研究性作業(yè)
課下你可以去研究一下自己看看到底自己在哪方面能行?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蛇@句話嗎?
2.課件演示場景一:
內容: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1. 同桌學生相互交流,全班學生互相交流。
2. 教師小結并提問: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yōu)點、長處,也都存在著短處、不足。應該如何對待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呢?
3.學生發(fā)言后教師板書。
板書:二 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二 、學文明理
1.師:謙虛的人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我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就是一位謙虛好學的人。下面,咱們就來聽聽他年輕的時候是怎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
2.提問:
(1)歐陽修、謝希深、尹師魯三人在寫作中各自表現出的特點是什么?
。2)錢惟演老師是怎樣評價他們的文章的?
3.錢老師的評價說明了什么?
4.小結: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長處,同時每個人也都有短處和不足。
板書:不斷進步 正確認識自己 善于發(fā)現、學習別人的長處 改掉自己的不足
5.小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只有正確認識自己,善于發(fā)現并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改掉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三、深化認識
1.過渡語:像歐陽修這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事例還有很多,誰能舉個例子。
2.學生舉例。
3.師補充:在思想品德書上也有這樣的事例我們來看一看。
4.學生自己閱讀讀一讀。
5.提問:
故事中的媽媽是怎樣取得進步的?
6.小結:我們要向故事中的媽媽學習,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
7.提問:
(1)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你能經常發(fā)現別人的長處嗎?
(2)自己有什么短處?可以向哪些同學學習?
(3)自己有什么長處?哪些人在這方面比自己做的更好?怎樣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