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11.師:有兩位同學對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自己看法,我們一起討論一下,看看誰的想法正確,為什么?
四 總結全課
我學會了尊重
教學目標
1、知道人與人之間是不分貧富貴賤、地位高低的,是一律平等的。
2、懂得尊重他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人際交往中必有的準則
教學重難點
感受到人與人互相尊重的愉快
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尊重他人的精神,學會尊重人。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呈現,興趣導入
師:前幾天,有一位女同學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上說:“老師,您好!我是 一名初二學生,平時學習用功,成績一般,待同學友好,但因為比較胖,平時經常被一些男生取笑,每當老師或同學不經意之間提到‘胖’這個字,他們就全部把目光投向我,一邊還笑著起哄。他們還給我起了個綽號叫‘油桶’,每當他們哄笑著叫我綽號時,我心理真的好難過。每天來學校都戰戰兢兢,就怕話題觸及身材……我感覺抬不起頭,我真不想來學校讀書……”
師:從這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同學苦惱的來源是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師總結:正如大家所言,是同學對她的歧視和不尊重,使她對學校生活產生了恐懼。取笑別人的缺點,是對別人的不尊重。當你在取笑別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會給他(她)造成多大的傷害啊!因此,我們應當“學會尊重”,尊重別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出示課題)學會尊重 ——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
(二)實話實說,各抒己見
師:類似的情形在我們同學的當中存在嗎?接下來我們來一個“實話實說”,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己曾對同學有過這種行為嗎?取笑、不尊重、捉弄……
(學生回答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叫人綽號或譏笑別人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另一種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有時候叫人綽號是對人親密的表現。)
師:看來,大家各有不同的見解,并且能夠區分不同情況來作判斷,這很好。我們不排除有些同學互叫綽號是表示親密的情況,然而,當有人幸災樂禍或不懷好意取笑你時,你心理的感覺會如何呢?下面我們請被別人取笑過的同學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交流)
師:聽了這些同學的感受,其他同學又有何感受呢?(學生交流)
師小結:是的 ,不尊重人,給別人帶去了很多的傷害。不僅如此,而且別人也不會來尊重你,最終傷害的 還是自己。
(三) 小品表演,感受認識
小品:中午,同學們紛紛擁到食堂吃飯。甲同學買了一碗愛吃的牛排,興沖沖地轉身去打飯。由于太擠,后面的同學擁上來碰到了他的手臂,一下子把菜打翻了,全倒在旁邊一個同學身上,眼見全新一件運動服,現在卻被弄得臟兮兮,面目全非。乙同學非常生氣,一把扯住甲的衣袖就要他賠。
師:假如你是小品中的甲,你將如何處理?
學生討論交流。(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甲(理直氣壯):“又不是 我的錯,要陪你找推我的人去呀!”
第二種情形:甲(態度謙恭地):“對不起,實在對不起,人太擠了,弄臟了你的衣服,要么你先脫下來我幫你洗去?”
師:在同學們說的幾種方法中,你們認為那種方法好?說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