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思想品德全冊導學案3(人教版)
第二目“中心環節和基礎工程”
98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
首先通過一個活動引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然后分別對這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分析。
有人說:“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
如果一個人不講信任,會……
如果一個企業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會……
如果一個城市社會治安狀況不好,會……
教材圍繞如果一個人、一個單位失去誠信、不講道德會產生什么后果這一角度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學生感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從而邏輯地得出這樣三層意思:一是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二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目標;三我們應該如何做,即要以實際行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自覺履行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99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100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孔子說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重視道德教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繼黨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xx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目標后,xx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目標。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客觀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思想道德領域的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人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些原有的道德規范不能適應新的實際,而新的道德規范還沒有形成。因而一些領域和地方是非、美丑、善惡界限出現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蔓延。經濟活動中,摻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稅漏稅、不講信任等現象時有發生。所有這些道德失范、秩序失范的狀況腐蝕了人們的靈魂,污染了社會風氣,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適應新的形勢,深入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道德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堅持公民承擔社會責任與社會尊重個人合法權益相一致,效率優先與兼顧公平相統一,著力培養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觀念。
作為社會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和道德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們行為的重要手段。對于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與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把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公民道德建設的不斷深化和拓展,使法律和道德在內容上相互銜接、相互協調,逐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歷久彌新的優良美德。如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獻思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品德,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操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為政風范,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社會理想,等等。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優良美德激勵一代代志士仁人以天下為己任,內而修學儲能,砥礪道德,外而平治天下,建功立業。同時,這些優良美德內化為堅忍不拔、刻苦耐勞、樂觀進取、善良敦厚的民族性格。弘揚傳統美德,有助于培養人們崇高的社會理想、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高尚的集體主義精神以及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奮斗的奉獻精神,有助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