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師大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全冊教案3
每天都要在這里舉行升降國旗的儀式,觀看升旗的人非常多。你到那里看過升旗儀式嗎?欣賞升旗儀式的錄像。
(3)人民大會堂。
位于廣場的西側。是舉行重要會議的地方。
(4)人民英雄紀念碑。
紀念革命先烈。1949年奠基。毛主席親自撰寫碑文。
(5)國家博物館。
位于廣場的東側。展品豐富,展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
(6)毛主席紀念堂。
里面安放著毛主席的遺體,供人們瞻仰。
(7)天安門廣場。
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長500米。可同時容納100萬人集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國家的許多重大活動都在這里舉行。例如:建國六十周年國慶閱兵。錄像展示。
5、畫畫心中的天安門廣場。
(1)學生畫畫。
(2)展示介紹。
三、課堂小結:
北京是我們的家鄉,天安門是北京的象征,我們熱愛天安門,熱愛自己的家鄉。
四、布置作業:
有時間和家長一起到天安門游覽,仔細觀察那里的一切。
五、板書設計:
我是北京人
我愛我的家鄉
第四單元:我的家鄉在北京。
第26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主題2“北京名勝古跡多”之“尋找我家附近的古跡”,“欣賞北京的名勝”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家鄉北京是歷史悠久古都的自豪感,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家鄉社會事務的能力、體驗能力、獲取家鄉社會信息能力、閱讀和收集家鄉資料的能力。
3、知道家鄉北京的悠久歷史;知道一些北京的名勝古跡。
教學重點:
知道家鄉北京的悠久歷史;知道北京的一些名勝古跡。
教學難點:
引發學生對家鄉北京是歷史悠久的古都的自豪感,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
1、準備一些北京名勝古跡的圖片、照片、音像及其他資料。
2、了解學生對北京名勝古跡的認知程度。
學生:
1、課前訪問或尋找自己住家附近有哪些古跡,在課堂上介紹給大家。
2、收集一些北京的名勝古跡的圖片、照片或其它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回憶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著名建筑。說說自己知道的北京的名勝古跡。
二、新授:
1、簡介潭柘寺:
(1)學生說說自己對潭柘寺的了解。
(2)欣賞圖片:潭柘寺建于一千七百年前,在北京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在老北京還流傳著一種有趣的說法“潭柘寺有五大怪”。你們想知道嗎?
2、欣賞影視資料《潭柘寺的五大怪》。
3、圖片展示:大鐘寺。聽到這個名字,你想到了什么?
4、欣賞影視資料:大鐘寺。
(1)大鐘的名字是什么?
(2)這口大鐘有多大?
(3)我們過年的時候聽到的鐘聲是從哪里傳出來的?
(4)大鐘寺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4、圖片展示:蘆溝橋。盧溝橋上的什么東西最引人注意?
5、欣賞盧溝橋上的獅子。播放視頻。
(1)盧溝橋上的獅子為什么數不清?
(2)盧溝橋上的獅子為什么都不一樣?
6、展示圖片:故宮。
7、學生通過展示自己在故宮照的相片,或者從書報上了解的知識,介紹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