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一二單元復習提綱教科版
5、綠豆芽發芽可以不需要陽光,但生長是否需要陽光?
第二單元 光
1.像電燈這樣自己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2、 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
3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
4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幕。
5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計時儀器是日晷
6、 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光的速度每秒約30萬千米。太陽離地球的距離為1.5億千米,從太陽發出的光到達地球約8分鐘。
7、 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的。
8、光的特性:光是直線傳播的,光能反射,光具有能量,光的傳播速度很快約每秒30萬千米。
8運用光的反射的有額鏡、反光鏡 、潛望鏡。
9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的位置、方向有關。
10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11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
12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
13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14擋光的物體會有影子,是因為光是直線傳播造成的。
15舞臺上的燈光,從云層中透過的陽光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16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線。光弱時瞳孔放大,光強時瞳孔縮小。
17許多光源在發光時也在發熱。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
18像放大鏡一樣的凸透鏡也能聚太陽光,產生高溫。如:18世紀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鏡會聚光線獲得高溫去加熱一種化學物質,從而制得了氧氣.
19太陽表面溫度達6千多攝氏度,內部溫度高達2千萬多攝氏度。
20吸熱本領最強的是黑色的粗糙物體。
21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
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熱快。
物體和太陽光垂直時升溫快
22陽光照到凹面鏡上,經彎曲的鏡面反射后會聚到一點,溫度很高。如奧運會圣火就是用凹面鏡取得的。
23們對太陽能的利用有:太陽灶、點燃奧運圣火、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板。
24太陽能熱水器的結構有 集熱箱、保溫水箱、控制系統、鏈接系統、支架等
簡答題
1、生活中哪些儀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至少舉出兩例說明。
答:(1)汽車反光鏡能使駕駛員看到后面的情況。凸鏡
(2)醫生戴了額鏡能給病人檢查耳朵。凹鏡
(3)潛望鏡是根據光的反射原理制作的。
2人們在夏季穿淺色的衣服,而在冬季要穿深色的衣服,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答:深色比淺色吸熱本領強,冬季穿深色衣服暖和,夏季穿淺色衣服是因為淺色比深色反光能力強,吸收的熱比較少。
3小明用黑布和白布分別包了兩塊同樣大的冰塊,放在太陽底下曬,你猜哪個先融化?為什么?
答:黑色的先融化,因為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
4人們為什么在日光燈或者是其他照明燈上安裝燈罩?
主要原因是燈罩可以反光,使光線更集中,照得更亮
5影子有什么特點
第一 必須背光
第二 影子和所屬物體動作一致
第三 形狀誰光得照射角變化而變化
6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實可以證明光是直線的形式傳播的
手電筒的光 影子的形成 小孔成象
日食和月食 激光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