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會運用比較的方法認識常見材料的顯著特征;
2、能按照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開展研究活動;
3、能根據研究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研究方法和實驗工具;
4、通過對材料特征的研究,意識到周圍的世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
5、通過小組的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識;
6、對研究材料特征的活動產生較濃厚的興趣;
7、知道周圍的材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
8、知道周圍的物品是由材料構成的,能認識一些常見的材料。
教學準備:
在教室或在實驗室教學。分小組進行教學。
材料:文具盒、銅片、鐵片、鋁片、塑料片、玻璃片、陶瓷片、石塊、木材、紙片、棉花、橡皮泥(幾種片狀材料的大小、厚薄基本一致);其他自選材料。
工具:放大鏡、砂紙、鐵釘、電池、小電珠、導線、鋼筆、油性筆、粉筆、磁鐵,其他自選實驗工具。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時間安排
教師活動
預期達成目標
教學后記
一、引入。
1、“同學們今天穿的衣服各種各樣,這些衣服老師都喜歡看。你們知道這些衣服是用什么制成的嗎?”
2、“制作衣服的布料就是材料,制作紐扣的塑料,制作拉鏈的金屬也是材料。”
3、“桌子是用什么制成的?樹木(鐵)也是材料。”
4、“我們用到的各種各樣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材料。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研究材料。”
教師對本課引入一環應長話短說,以節省時間引導對材料特征的觀察方法上。
二、找一找我們周圍的材料。
1、“找我們周圍的物品,辨認它們分別是由哪些材料構成的。可以找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或鞋子,找學習用品,也可以在教室里找各種物品,找你知道的各種物品。在辨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時,要認真分辨。”
2、學生找物品,分辨所使用的材料。
3、把找到的材料填在書上的表中。
名稱
構成的材料
我的上衣
圓珠筆
教室的窗戶
4、交流:我們找到的材料。
5、小結:我們身邊的材料是豐富多彩的,也可以說是非常復雜的。
通過讓一組孩子開火車的方式快速說出身邊的各種各樣的材料名稱,同時分清材料與物品的不同區別。
三、我們一起來做研究計劃
1、認識提供的材料:銅片、鐵片、鋁片、塑料片、玻璃片、陶瓷片、石塊、木材、紙片、棉花、橡皮泥。
2、你認為它們的哪些特征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學生根據經驗提出自己認為有研究價值的特征。
3、各小組可以從中選擇一個特征來研究。怎樣研究材料的這個特征呢?
4、要考慮用什么方法來研究。根據所要研究的材料特征分別選用實驗法或觀察法。
5、要考慮選用什么工具。根據所要研究的材料特征來選用合適的方法。
6、討論:制訂我們小組的研究計劃。
還可以讓孩子根據教師提供的一些觀察材料思考可以研究材料的什么特征。
可讓學生先對提供的銅片、鐵片、鋁片、塑料片、玻璃片、陶瓷片等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得出控制條件的必要性。
四、動手研究交流
1、交待研究中注意的事項:按研究計劃進行研究,也可以對計劃進行修改。要如實記錄研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