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譯文
《孔子世家》節選 | 2003/04/20 |
| ||||||||
|
| |||||||
[4/10] | ||||||||
孔子離開曹國前往宋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禮儀。宋國司馬桓魋想要殺死孔子,拔起那株大樹。孔子離開那個地方。弟子說:“可以趕快走了。”孔子說:“上天把德行降生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樣?” |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 |||||||
孔子前往鄭國,和弟子互相走失,孔子獨自站在外城的東門。有個鄭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像子產,然而從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瘠疲憊的樣子好似喪家之犬。”子貢把實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著說,“他說的形狀,那倒來必。但說我像喪家之犬,是啊!是啊!” |
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 |||||||
孔子于是到達陳國,寄居在司城貞子家。有只隼落在陳滑公的庭院中而死去,楛木箭桿穿透身子,箭鏃是石制的,箭長一尺八寸。陳湣公派人詢問孔子。孔子說:“隼飛來的地方很遠啊,這是肅慎部族的箭。從前周武王攻滅商朝,打通與四方各個蠻夷部族的道路,讓他們各自將那里的地方特產送來進貢,使之不忘記應盡的分內義務。于是肅慎部族進貢楛木箭桿、石頭箭鏃,箭長一尺八寸。先王為了昭彰他的美德,把肅慎進貢的箭分賜給長女大姬,又將大姬許配給虞胡公而封虞胡公在陳。將珍寶玉器賞賜給同姓諸侯,是要推廣加深親族的關系;將遠方獻納的貢品分賜給異姓諸侯,讓他們不忘記義務,所以把肅慎的箭分賜給陳國。”陳湣公試著派人到舊倉庫中尋找,果真得到這種箭。 |
孔子遂至陳,主于司城貞子家。有隼集于陳廷而死,楛矢貫之,石砮,矢長尺有咫。陳愍公使使問仲尼。仲尼曰:“隼來遠矣,此肅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信道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于是肅慎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肅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分同姓以珍玉,展親;分異姓以遠職,使無忘服。故分陳以肅慎矢。”試求之故府,果得之。 | |||||||
孔子在陳國居住三年,適逢晉國、楚國爭霸,輪番攻伐陳國,還有吳國也侵犯陳國,陳國經常受到劫掠。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家鄉的那些小子志向遠大,努力進取而沒忘記初衷。”于是孔子離開陳國。 |
孔子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強,更伐陳,及吳侵陳,陳常被寇。孔子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于是孔子去陳。 | |||||||
途經蒲邑,遇到衛國大夫公孫氏占據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有個叫公良孺的弟子,帶著五輛私車隨從孔子。他為人長大賢能,又有勇氣力量,對孔子說:“我昔日跟著您在匡遭遇危難,如今又在這里遭遇危難,這是命啊。我與您再次蒙難,寧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懼,對孔子說:“如果你不去衛都,我們放了你,”孔子和他們立了盟誓,蒲邑人將孔子放出東門。孔子接著前往衛都。子貢說:“盟誓難道可以背棄嗎?”孔子說:“這是要挾訂立的盟誓,神是不會理睬的。” |
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其為人長賢,有勇力,謂曰:“吾昔從夫子遇難于匡,今又遇難于此,命也已。吾與夫子再罹難,寧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懼,謂孔子曰:“茍毋適衛,吾出子。”與之盟,出孔子東門。孔子遂適衛。子貢曰:“盟可負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 | |||||||
衛靈公聽說孔子前來,非常喜歡,到郊外迎接。衛靈公問:“蒲邑可以攻伐嗎?”孔子回答說:“可以。”衛靈公說:“我的大夫認為不可。如今蒲邑,是衛國用以防御晉國、楚國的屏障,用衛國軍隊去攻伐蒲,恐怕不行吧?”孔子說:“那里的男人有決死的志氣,女人有保衛西河的志氣。我們所要討伐的叛亂者只不過四、五個人。”衛靈公說:“好。”然而沒有攻伐蒲邑。 |
衛靈公聞孔子來,喜,郊迎。問曰:“蒲可伐乎?”對曰:“可。”靈公曰:“吾大夫以為不可。今蒲,衛之所以待晉、楚也,以衛伐之,無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靈公曰:“善。”然不伐蒲。 | |||||||
[4/10] | ||||||||
《孔子世家》節選 | 2003/04/20 |
| ||||||||
|
| |||||||
[5/10] | ||||||||
衛靈公年老,懶于理政,沒有任用孔子。孔子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如果有人起用我的話,只需一年的時間罷了,三年的話就會大見成效。”孔子上路離去。 |
靈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嘆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 | |||||||
晉國佛肸任中牟邑宰。趙簡子領兵攻打范氏、中行氏,進攻中牟。佛肸反叛趙簡子,派人召請孔子。子路說:“我聽您說過這樣的話:‘那個人本身在做不好的事,君子是不會去加入的。’如今佛肸自己占據中牟反叛,您卻打算前往,怎么解釋呢?”孔子說:“我是說過這句話。但不是說堅硬嗎,再磨礪也不會變薄;不是說潔白嗎,再污染也不會變黑。我哪能是匏瓜呢,怎么可以掛在那里而不能食用?” |
佛肸為中牟宰。趙簡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聞諸夫子,‘其身親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親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 |||||||
孔子擊奏石磬。有個扛著草筐從門口經過的人,說:“有心思呀,就擊打石磬吧!硜硜的聲音啊,是在訴說沒人賞識自己罷了!” |
孔子擊磬。有荷蕢而過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 | |||||||
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學了十天仍止步不進。師襄子說:“可以增加學習內容了。”孔子說:“我已經熟習曲子,但還沒有掌握演奏的技巧。”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已經熟習演奏的技巧,可以繼續往下學了。”孔子說:“我還沒有領會其中的志趣啁。”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已經熟習其中的志趣,可以繼續往下學了。”孔子說:“我還不知道樂曲的作者啊。”過了一段時間,孔子默然沉思,心曠神怡,高瞻遠望而意志升華。說:“我知道樂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膚深黑,體形頎長,眼睛深邃遠望,如同統治著四方諸侯,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撰作這首樂曲呢!”師襄子離開坐席連行兩次拜禮,說:“老師說這樂曲叫做《文王操》啊。” |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 | |||||||
孔子在衛國得不到任用后,打算西行去見趙簡子。來到黃河邊而聽說竇鳴犢、舜華被殺身死,他面對黃河而感嘆道:“美啊,黃河的水,浩浩蕩蕩啊!我不能渡過它,是命中注定的啊!”子貢快步上前說:“請問您說的是什么?”孔子說:“竇鳴犢、舜華,是晉國的賢能大夫。趙簡子沒有得志掌權的時候,等待這兩個人然后從政;及至他已經得志掌權,就殺死二人而從政。我聽說過,剖腹取胎,殺死幼獸,麒麟就不會來到郊野;竭澤而漁,一網打盡,蛟龍就不會調和陰陽;搗毀巢窠,打碎鳥蛋,鳳凰就不會飛翔前來。什么緣故呢?君子忌諱傷害他的同類啊。鳥獸對于不義之舉尚且知道躲避,何況我孔丘呢!”于是返回住宿在陬鄉,撰作了《陬操》的琴曲來哀悼被害的晉國大夫。接著返回衛都,進入蘧伯玉家寄居。 |
孔子既不得用于衛,將西見趙簡子。至于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竇鳴犢、舜華,晉國之賢大夫也。趙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兩人而后從政;及其已得志,殺之乃從政。丘聞之也,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皇不翔。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夫鳥獸之于不義也尚知辟之,而況乎丘哉!”乃還息乎陬鄉,作為《陬操》以哀之。而反乎衛,入主蘧伯玉家。 | |||||||
有一天,衛靈公詢問用兵的陣法。孔子說:“擺弄禮器的事倒曾聽說過,軍隊作戰的事沒有學過啊。”第二天,衛靈公與孔子交談,看到天上飛翔的雁,仰頭注視,神色心思不在孔子身上。孔子于是上路,又前往陳國。 |
他日,靈公問兵陳。孔子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與孔子語,見蜚雁,仰視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復如陳。 | |||||||
夏季,衛靈公去世,衛人擁立靈公的孫子輒即位,這就是衛出公。六月,趙鞅將衛太子蒯聵送入戚邑。陽虎讓太子身著孝服,又派八個人穿戴喪服,裝成是從衛都前來迎接太子的,哭著進入戚邑,于是太子蒯聵就居住在那里。冬季,蔡人遷都到州來。這一年是魯哀公即位的第三年,而孔子年已六十了。齊國幫助衛人圍攻戚邑,因為衛太子蒯聵在那里的緣故。 |
夏,衛靈公卒,立孫陬,是為衛出公。六月,趙鞅內太子蒯聵于戚。陽虎使太子絻,八人衰绖,偽自衛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遷于州來。是歲魯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齊助衛圍戚,以衛太子蒯聵在故也。 | |||||||
[5/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