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糖果”教學案例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含義。2、過程與情感目標:讓學生經歷分糖果和分100根小棒的活動,體驗平均分策略的優化,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初步的推理能力。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平均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使學生獲得一些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教材分析及設計思路“分糖果”是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第三冊“分一分”中的一個主題,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目的平均分以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這課時安排了“分糖果”和“分小棒”兩個數學活動。“分糖果”主要是復習平均分的策略,為“分小棒”作好鋪墊,而“分小棒”主要是通過大數目的分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含義,同時為學生學習除法作好準備。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方案時,我的主要思路是:首先,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本課時的數學活動在活動方式上主要是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同時又注意把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有機結合。其次,注重學生數學活動的過程。本課時在設計時,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交流——反思改進”,讓學生通過自主的活動構建數學知識。此外,還注重評價方式的轉變。在設計中,安排了小組中個人互評及小組間的互評,注重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策略、學習結果等方面進行評價。 三、學校與學生狀況分析我校是一所鎮級中心校,同時也是晉江市課改實驗基地校之一。學校的教學設備比較先進,如配備了多媒體電教室、電腦室等許多專用教室。同時我校施行了小班化教育(在課改實驗年級,每班不超過40人),為課改實驗的推進,特別是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了許多有利條件。通過一年來的課改實驗,我校實驗年級的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改善,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不管是在形式,還是在內容上都有了實質性的突破。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基本上能做到有序、有效,懂得尊重他人、能夠大膽提出問題,但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意識還比較淡薄。在學習本課時的內容之前,學生對平均分的含義、平均分的策略已經有了一定的體驗,這些主要是小數目(20以內)的分,而對大數目的分這是第一次接觸。 四、教學設計活動一(分糖果)教師談話:如果有客人到同學們家中做客,你們準備怎樣招待客人?這天,淘氣和班上的4位小朋友到智慧老人家做客,智慧老人拿了20塊糖果招待他們,你能幫智慧老人分一分:把這些糖果平均分給這些小朋友嗎?說說你想怎么分?我們可用20根小棒代表糖果,用5個小圓片代表5個小朋友;分的時候請注意:(1)、自己先分一分;(2)、再把分的過程記在下表中; 12345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每人分 塊糖。(3)、最后看一看:每人分到 塊糖。1、生分。2、小組交流:每位同學是怎么分的?3、全班匯報。教師談話:可是淘氣不喜歡吃糖,那其他的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幾塊糖?活動二(分小棒)教師談話:大家每人手上都有20根小棒,如果老師要你們每小組拿出100根小棒,你們有辦法嗎?如果要把這100根小棒平均分給你們小組中的小朋友,你們準備怎么分?又如何把分的過程記錄下來?1、小組討論。2、全班交流。3、小組互評分的方法。小組分小棒時,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