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均分導學設計
3. 誰能在我們教室里找到“平均分”的事例,講給同學們聽。(機動)
四、全課小結,拓展平均分。
今天這節課大家學得開心嗎?你們學會了什么本領?什么是平均分呢?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平均分的事例,只要你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的。請小朋友們用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找找生活中關于“平均分”的事例,講給爸爸媽媽和好朋友聽,好嗎?
認識平均分導學設計
教學內容:12頁—14頁例1、例2 做一做教學目標:1、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勢力和活動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讓學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會平均分;教學重點、難點: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學...
以下是《平均分》說課稿,歡迎借鑒!一、說課內容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12~14頁《平均分》二、教材簡析除法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內容,它的含義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因此平均分這部分知識就充分顯示出它的基礎性和重...
教學內容: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表內除法42頁例1例2,“試一試”“想想做做”。教學目標: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2.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內容:教科書p12~p14例1、例2。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將物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叫平均分。...
教學內容:課本第15頁,例3及練習三中相應的習題。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通過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作者:無錫市惠山區天一實驗小學 徐曄 無錫市惠山區教育局教研室 郭慶松[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4~35頁的內容。...
教學內容:例3及練習三第4、5題教學目標:理解 “平均分”的第二個意義:每幾個一份地分,求總數里有這樣的幾份。教學重點:理解平均分的第二個意義。教學難點:會說平均分的過程。...
【教學內容】國標版第三冊p32-33【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的過程,進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義,掌握按指定的份數平均分物體的方法。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4~35頁的內容。[教材簡析]本課教材是幫助學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讓學生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既可以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幾份地分,分的過程雖然有所差別,但分...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0~31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教學目標1. 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物體的活動,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點,會按每幾個一份的要求,將一些物體分成若干份。...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12~14頁內容。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經驗和實際操作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經歷“平均分”的過程。...
表內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也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它是較難理解的數學概念。而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要突破除法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
《平均分》教學反思 1、《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所以我在教學時,選取學生熟悉的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進行加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
一、教材分析。 在平均分的教學中,教材設計了兩個例題,第一是介紹平均分的結果是相同的,第二例題是揭示平均分的過程。實際上,這就是這個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在操作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觀念是這節課的一個著眼點。...
課題: 教學內容:15頁,練習三第4—6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平均分”的方法。 2、會用平均分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3、培養收集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