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比較
二、量一量,估一估
1教學例3
教師:剛才大家估計了小明家筆筒里的鉛筆數,現在一起來研究我們的數學書。
(課件出示書上例3中的3個問題,引導學生逐一解決)
教師:現在請大家用尺子量出你們的數學書的厚度,并填在書上。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數學書一共有多少張紙。
(1)1本數學書的厚度大約是(1)cm;
(2)這本書大約有(70)張。
教師:剛才大家量出了1本數學書的厚度接近1 cm,那么大家再猜猜到底要多少張紙才最接近1cm呢?
學生紛紛猜想,師生一起得出最佳答案:1本書有(70)張紙——厚(1)cm。(課件出示)
教師:請你們幫老師解決一個問題,好嗎?
(出示:估計這樣的700張的厚度大約是()cm。)
學生自由活動,可以用筆算一算,也可兩兩商量,猜一猜。
學生完成后,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多請幾位學生回答,聽聽他們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最后師生一起填出答案。(課件出示)
700張紙有這樣的(10)本書——厚(10)cm。那么這樣的1400張紙的厚度大約是()cm,讓學生獨立做,然后全班匯報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小結
大家說得很好。其實和剛才一樣,我們首先應該估計出1份是多少,再來推測出這樣的幾份是多少。用這種方法,比較大的數都能估計出來。小朋友,你們學會了嗎?
三、做一做,估一估
教學例4。
教師:大家初步掌握了估算的方法,老師這兒真有一個問題,想請大家幫幫忙,行嗎?
教師發給每組1碗黃豆,請大家小組內商量、討論,用自己最喜歡的辦法得出這碗黃豆大約有多少粒。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辦法多。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教師巡視、察看各組情況。對有需要幫助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看書,先說說書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再探討出各種可行的方法,完成此項推理方法。
學生匯報討論得出方法。
教師:剛才大家說得很好,其實對較大數進行估計的方法就是先找出1份是多少,再看有這樣的幾份,就能推測出一共有多少了。那么現在就請各小組趕快行動吧,用你們最喜歡的方法得出這碗黃豆的粒數。
四、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第22頁的課堂活動第2題。
學生完成后,請學生說說估計的結果是多少,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多請幾位學生回答。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朋友,你今天學會了什么?把你的收獲給同學們講講,好嗎?學生回答(略)。
較大數的估計(教學片斷)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0~21頁。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去秋天的果園里玩,好嗎?
(演示秋天的果園,5棵掛滿了黃澄澄的梨子的大梨樹)教師:喲,好大的梨呀!夠咱們班上同學吃嗎?
教師:喲,這個辦法不錯。在日常生活中數數的時候,我們不一定都需要知道一個準確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估計的方法得出大致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較大數的估計”。
2揭示課題:較大數的估計(板書課題)
整理與復習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2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復習,學生能對本單元萬以內數的數法、讀法與寫法及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較大數的估計等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
2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形成萬以內數的概念。
【教學重點】
讀數、寫數及數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回憶整理
(1)教師:和同桌的小伙伴說說,本單元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