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冊《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關于自然常識的詩歌.全詩運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語言優美,生動,貼近兒童的生活,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探索自然奧秘的欲望.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是生長在農村的孩子,成天在山野里出沒的農村兒童對課文中所列舉的蒲公英,蒼耳,豌豆并不陌生,加上課文采用擬人手法,語言生動有趣,能夠引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不過由于他們年齡尚小,對身邊事物無意注意,不可能觀察得很仔細,因此,這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將成為他們學習中的難點.教學時應在讀中感悟的基礎上,聯系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設計思路】
本教材介紹植物生長常識,貼近農村兒童生活.教學時可課內外結合,充分利用這些有利的自然資源,自制成直觀教具來為課堂教學服務.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著"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創設師生合作互動,生生之間互助互學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大膽質疑,手腦并用,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教學手段上,根據教材內容,充分利用直觀,生動的教具,把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得科學知識,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認識"旅,蒲"等12個生字.會寫"已,甲"等10個字.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⑶了解文中介紹的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⑷收集一些植物制作標本,并介紹其傳播種子的方法.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識字的能力.
3,情感目標:
⑴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⑵激發學生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和欲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正確認讀,書寫生字.
難點:
⑴了解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⑵理解文中"旅行""穿著帶刺的鎧甲"等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一,導入
同學們,植物王國里有許多千姿百態的植物,那里發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植物媽媽有辦法.(板書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利用閱讀期待,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
二,整體感知
1,播放有關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配樂動畫,教師伴隨優美的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生動有趣的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
2,從剛才的畫面中,你認識了哪幾種植物呢
⑴指名回答,教師相機出示詞語:pú蒲公英,cāng蒼耳,豌豆.齊讀詞語.
⑵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蒲,蒼"兩個生字 (提醒學生勿把"蒲"字寫成左右結構)
⑶去掉拼音,開火車讀詞語.
3,借助拼音,自由小聲地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4,默讀課文,在生字下面用鉛筆畫出記號,讀準生字詞的字音.
5,小組內輪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由小組長為他貼上" " ,沒有達到要求的,再把課文多讀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