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 會讀、會認6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懂得事物與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
教學重難點:
懂得事物與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
課時:兩課時
教具準備:課件、實物教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出示課題,看圖說話
1、畫簡筆畫,板書“葫蘆”一詞:老師現在就送給大家兩個可愛的葫蘆寶寶,請同學們拿起手跟著老師把“葫蘆”兩字寫一遍。同學們有否發現這兩字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同學們把“葫蘆”兩字拼讀一遍?(指名讀、齊讀,引導讀好輕聲。)
3、指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領悟“葫蘆”是一種植物。(分別說“莖”,教生字“藤”,了解葉、花、果的樣子。)
4、出示課題,過渡:這個“我”指誰?他要葫蘆得到沒有?
【目的:通過簡筆畫和展示直觀圖片,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幾次。(充分讀)
2、引導學生感知課文:
(1)葫蘆開始長得怎樣?后來有什么變化?
(2)那個人種的葫蘆,結果又怎樣了?。
【目的:使學生對課文有更全面的了解,有整體印象,同時又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看、說、記的能力。】
三、“玩”中學字詞。
1、圈生字,讀生字詞。
(1)生用筆找生字,找到一個,叫三聲它的名字,別讓它跑了!
(2)利用課題資源平臺中的“我會讀”,進行“讀詞大賽”。
2、 “謎語大比拼”。
(1)學生給生字編字謎。
(2)個別競猜、分組打擂競猜。
3、“詞語接龍”。
規則:用生字組詞,分組在一定的時間內說得多而對的為勝。
4、“句子選美”。
老師出詞語,分組派代表說句子,評出“最美”句子。
5、進入資源平臺“識字通”,自由讀。
【目的:讓學生既在“玩”,又在自主、愉快地學。在“玩”中發展思維及聽說的能力,開發他們“創造記憶”字詞的綜合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
四、練習書寫。
1、請大家先認真觀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獨立寫一個。(書上田格中的字)
2、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教師電腦出示帶田格的生字,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并請同學說一說要注意的地方。
3、學生看電腦博士是怎樣寫的?(電腦演示加錄音)
4、請學生描紅田格中的紅色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5、鼓勵學生到黑板上書寫漢字,進行“小小書法家評選”。
6、學生評議:展示學生書寫情況,說說哪些字寫的好,哪些字寫的不夠理想。
【目的:通過新鮮、靈活的語言設計,把“死”的變“活”的,讓漢字更具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五、打寫練習。
形式:
1、用生字擴詞。
2、用一個生字組詞后,進行詞語接龍。
3、用生字組詞,再用生詞寫一句話。
【目的:通過打寫,培養學生擴詞、寫話的能力,同時積累更多的詞語。】
六、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 新課引入
1、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謎語!誰能最快
猜出它是什么? (課件出示“謎語”)
2、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從前有個人,他種了一棵葫蘆。葫蘆
藤上長滿了綠葉,不久就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就掛了幾個可愛的小葫蘆。他可喜歡這些葫蘆了,整天想要的就是葫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到那個人的葫蘆架下面去看看他的葫蘆,怎么樣?(引題,板題,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