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氣球
教材分析:
《窗前的氣球》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一篇閱讀課文,這一組教材是進行情感教育,實現情感陶冶,培養美好情操的依托。《窗前的氣球》是通過一個飄在窗前的紅氣球給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亞送去問候,送去關愛,透過這個紅氣球,科利亞的心飛到了窗外,飛到伙伴們的身邊,讓學生體會到同學之間友誼的真摯。課文借一個“搖擺”飄在窗前的一個氣球,捧出了一顆顆活潑、燦爛的童心迸發出想象的火花,凈化著幼小的心靈,飛向真誠的天空,使文本、教師、學生對話有一共同的話題。
學情分析:對于剛剛升入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初步的識字、朗讀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但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還有待逐步提高,還需要老師加以積極有效的引導。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會用“可愛的”“高興地”寫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同學之間的真摯情誼。
3、懂得珍惜友情。
教學重、難點:
1、自主識字,分析并掌握字形。
2、能用“可愛的、高興地”說一句話。
3、培養學生關心他人的好品質。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想象體驗法、朗讀感悟法、對比教學法
教學課時:2課時
設計思路:
情景導入、揭題質疑——初讀課文,解答質疑——交流合作、自主識字——品味朗讀,交流評價——圖文結合、品讀文意——復述表演,加深理解——感悟語言,練習說話——拓展延伸
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為基礎,以理解同學之間的真情為鋪墊,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意識,發揮學生個性化、獨創性、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理解中讀、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實現感情的升華。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科、亞”等7個字,會寫“床、病”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同學之間的真摯友誼,懂得珍惜友誼。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課前放歌曲《歌聲與微笑》,師生拍手跟著吟唱,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同時為感悟課文內容做鋪墊)。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讓我們帶著微笑,共同學習吧!,你們瞧!看到了什么?(多媒體顯示出一幅窗前飄著一個畫著可愛小臉的紅氣球圖。)仔細觀察,這個氣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看到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
2、學生明確學習任務。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2課《窗前的氣球》,一起來讀一讀課題。
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打開書本,讀讀課文吧,讀了課文就知道里面講什么了。讀課文前,哪個小朋友來給小伙伴們提個要求呢?(把生字字音讀準,不認識的字請教下面的樹葉,并多讀幾遍;做到不添字,不加字,把句子讀通順。)
(二)學習生字,整體感知
1、認識生字
今天,我們要認識這么多的生字,誰來展示一下你的學習成果(媒體出示生字)
科 亞 呆 始 猜 拴 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