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氣球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吧。(生齊帶著感情有表情地朗讀。)
師:讀了這句話,想想你能給大家提出一個什么問題?
師:是呀,他為什么高興地笑了,快和同桌認真讀讀4.5自然段,邊讀邊想,想好了互相說一說。
4、現在你們就是科利亞的同學,你們想通過這個氣球對科利亞說些什么呢?分小組將要說的話寫在氣球上,交流完后再貼到黑板上。
(四)、拓展
師:除了這個辦法,你還有什么辦法去問候科利亞?
師:有同學們關心他,想著他,想想沒過多久科利亞怎么樣了?
課件出示:想想說說:沒過多久,科利亞……
師:科利亞得了傳染病很不幸,可是他又是多么的幸福,因為有這么多同學關心他,讓我們一起再把這個故事讀一讀吧。(生齊讀課文。)
(五)、深化主題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手指課題,生齊讀課題)。
你喜歡這個氣球嗎,為什么?
(六)、小結
師:說得好!這個紅氣球傳遞著同學之間純真的友誼、衷心的祝福,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小伙伴聽,讓他們也喜歡上這個窗前的氣球。
(七)、作業設計:
(一)聯系生活,選擇“可愛的”或“高興地”說一句話。
(二)每人思考一個能給有困難的人送去一份簡單祝福的方法,寫到日記本上。
板書設計:
窗前的氣球
教學反思:
我以教材文本為依托,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融入角色,體會課文的情感,從而與故事的主人公產生心靈的共鳴。我從文本中的詞句入手,引領學生入境生情,集中全部的心智與文本對話,去感受體驗科利亞的無奈,去感受小朋友對科利亞的真摯友情。我用編兒歌的形式讓學生記住字形,再在黑板上認真示范書寫,然后讓學生臨寫,最后檢查反饋。由于我進行了仔細地指導,學生沒有一個人把“病”字寫錯。
在引導學生說話時,我為學生鋪設了臺階,提供了一根拐棍,學生循勢而說,條理清楚,表達完整。在課尾,我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練習說話,如果你們是科利亞的同學,你們會嘰嘰喳喳地說些什么。學生與科利亞融為一體。這樣才能真正進入科利亞的內心世界,達到進入文本的目的。果然,這種角色轉換令學生情緒高漲,他們紛紛舉手要說,達到了口語訓練之功效。
當然,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令人遺憾的地方,如語句的嚴謹,過渡的緊湊等,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自己努力去改進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