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學設計
1、昨天聽了神筆馬良的故事,現在想不想看《神筆馬良》的動畫片?
(課件出示《神筆馬良》動畫片片段)
2、動畫片好看嗎?(好看)你覺得老爺爺送給馬良的筆怎樣?(一、二個同學)是啊!馬良的神筆可真神,畫什么什么就變成( )。
3、你們想有這樣的神筆嗎?(想)
(出示課件小女孩圖)
4、有位小女孩也像你們一樣非常想有馬良這樣的神筆,她也想用馬良的神筆畫畫,她把自己的這些美好愿望寫成了一首詩,那就讓我們一起再走進第23課,去看看小女孩有什么愿望?(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學生最喜歡的動畫片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情感世界,為學習課文營造氛圍和情感鋪墊)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己大聲地把課文讀一讀,并畫出小女孩用神筆給誰畫了什么?同桌互相交流。
2、交流讀書情況。
師:同學們讀得多認真啊!都找到了嗎?(找到了)那一起來說說
相機板書:窗前的小樹 紅紅的太陽
樹上的小鳥 好吃的谷粒
不幸的西西 一雙好腿
(設計意圖:運用自主讀書,同伴互助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三)讀悟結合,體驗情感
學習第一節:
課件呈現:圖1:一棵光禿禿的小樹在寒風中獨立。
(3)創設情境,品詞悟讀。
師:為什么要給窗前的小樹畫太陽呢?你們看這就是寒風中,窗前的小樹,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們能表演一下小樹嗎?(全體起立,來表演一下小樹吧)(再次開課件)!“小樹小樹,現在你感覺怎樣?你想說些什么呢?(太冷了……)那么冷會喊那么大聲嗎? 這就是輕輕嘆息(全體學生親身體驗:學生“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在動作模擬中理解“縮”、“嘆息”) 指名回答,并相機板書:寒冷的小樹
師:帶著這種感覺讀這句話?(小樹在寒冷的冬天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用邏輯引讀的方式,讓學生讀出感情)(2次)
師: 小樹小樹,現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陽光、溫暖、幫助、關心……)
師:小女孩看見了小樹,,給小樹畫了什么?(紅紅的太陽)
課件呈現:太陽圖 整節詩
師:還可以說什么樣的太陽?(指名拓展)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小樹身上,(學生做伸展的運動)小樹小樹,現在你感覺怎樣?想說什么?現在是怎樣的一棵小樹?相機板書( )
師:有了太陽,小樹還會縮著身子,輕輕嘆息嗎?(生答不會、不會)(指導朗讀: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想一想,該怎么讀好這個句子?(指名——齊讀)
(再出示: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再讀)
(4)朗讀整個小節。
師:看到小樹那么高興,小女孩的心情怎樣,你們呢,讓我們帶著這種快樂的心情讀這節詩吧!。
齊讀——指導——再讀(在師生評議練習有感情朗讀)(設計意圖:逼真的圖片和聲音渲染,培養學生想象說話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同情心、愛心,在動作模擬、師生對話中換位思考,深入閱讀,感悟詞句,體驗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