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設計
5.你明明知道撿不過來,怎么還不停地撿呢?
6.你真是個富有愛心的小男孩,你跟文中的小男孩一樣可愛。
7.小男孩,不就是幾條小魚嗎?死了就死了唄!有什么大不了?
……
設計意圖:創設了一個與文本對話的情境,先是讓學生做撿魚、扔魚的動作,然后教師隨機“采訪”。學生既深入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又體會到了小男孩的思想感情。
1.小魚雖小,但它也是一條鮮活的小生命啊!我聽出來了,你們非常在乎小魚。你說,還有誰在乎小魚?
2.你在乎,我在乎,他在乎,大家都在乎……都在乎小魚的什么呀?
3.正因為小男孩在乎小魚,所以,小男孩不停地撿魚、扔魚,來救小魚。一起讀這段話。(生自讀)
4.讀了這段話,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學生提出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在乎?“叨念”是什么意思?”教師組織其他同學幫助解答。)
師:在這段話中,老師也有個不明白的問題,“……”表示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理解省略號,“叨念”等,效果很好。這是在讓學生自主發現,自我探究。學生所得到的不僅是“答案”,更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
四、出示句子填空,訓練學生的理解、表達
1.小男孩非常在乎小魚。現在,我們就來開動腦筋,看看下面的填空該怎樣說?
(出示句子: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所有的小魚_______________。)
2.再看這個句子,有難度了,想一想該怎樣說?
(出示句子:這條_________,這條也_________!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所有的小魚_________。)(想回大海、想活著、是小生命……)
設計意圖:又一次進行語言訓練。這種有意識的語言訓練,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與語言。
3.正是小男孩不停地撿魚,扔魚,才使成百上千的小魚回到了大海媽媽的懷抱。瞧!小魚們在大海中游得多么快活,生活得多么幸福!(播放視頻資料)小朋友,無論鳥蟲魚獸,還是花草樹木,地球媽媽都賦予它們寶貴的生命。讓我們珍愛每一個小生命,伸出溫暖的雙手去保護它們。
4.同學們,如果我們遇到了需要幫助的小魚兒,你準備怎么辦呢?請把自己能想到的救助方法寫在自己準備好的小魚卡上吧,并把小魚卡貼到黑板上來。
(我在黑板上用藍色粉筆勾勒出大海的模樣,讓他們把自己救助的小魚放歸大海。)
設計意圖:這個設計是在學習文本的基礎上的適當拓展,可以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當學生看到自己救助的小魚兒放回到大海時,他們有一種成功的喜悅,看著大海里擠滿的魚兒,我笑了,同學們也笑了。因為被救的都是小生命,任何生命都是值得珍惜的,學生在這種切身的行動中得到了啟發,身受感動,他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言行,更有實際意義。
五、板書設計
淺水洼里的小魚
(簡筆畫大海魚)
六、教學反思:
《淺水洼里的小魚》是讓學生從感受男孩對小魚的在乎,體會到生命的珍貴,樹立珍惜生命的意識。我在設計時,抓住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情感點,并努力在兩者之者架設一座橋梁。
1.創設情景,鋪墊情感。
在教學開始時,我播放了魚兒在大海里快樂生活的片段,讓孩子走入情境去感受魚兒的快樂、自由自在,當孩子們興奮、愉快時,我將畫面一轉,出現了陷在淺水洼里的小魚的圖片,讓孩子們通過兩個情境對比,體會到小魚生活的困難,強烈的反差激起了孩子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