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做看導學案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字,會認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感情朗讀課文。
4、做個有心人,動手又動腦,才能有創造。
教學重點目標3、4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檢測導入
1、(出示)“我不是哄騙你們。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1)抽生讀,學習“哄騙”兩個生字(多音字“哄”起哄、哄堂大笑)。你是怎么記住他們的?書空。
(2)齊讀。
(3)考考大家,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朗志萬、伊琳娜)學習“朗”“志”,認讀“伊琳娜”。交流識字方法,書空。那你知道朗志萬是干什么的?(課件:認識朗志萬)
(4)小結:大家都預習了,并用心動腦思考,這可是個好習慣。有了預習的基礎,再來認真學習《動手做做看》,收獲會更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檢查讀書
(1)抽生分段讀,其它學生當小評委,認真聽。
(2)學生評議。隨機板書讀錯的生字。
2、檢查生字。
多種形式:抽讀、開火車讀、男女讀、小老師領讀、齊讀等。
3、檢查內容
(1)補充完整:“我不是哄騙你們。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
(2)思:是啊,伊琳娜高興地笑了,但她在聽到朗志萬的回答之前,也高興嗎?用文中的話來說說。(伊琳娜越想越生氣,)
(3)指導朗讀伊琳娜越想越生氣說的話“您怎么能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學習“提”“題”
(4)思:朗志萬提出了一個什么樣的問題?用“——”畫出來。(課件出示)讀,哎,你會怎么來回答這個問題呢?
那小朋友們是怎么回答的?用“一個……另一個……”說完整的話。
(5)只有伊琳娜感到不解,怎么辦?如果你是伊琳娜的媽媽,你會怎么做?來,你告訴告訴大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呀?為什么不告訴她呢?是的,她的媽媽就是這么想的,她媽媽說:(課件出示)多讀,你覺得媽媽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6)做的結果是?用文中的話來說“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看老師的動作:看老師做的動作哦!看誰看得仔細。
(師:拿起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往杯子里放入煮熟的雞蛋,“嘩”水漫出來,灑在地上)你看到什么現象?
杯子里水滿了,雞蛋放進去,水就會流出來,這就是“漫”。
你還見過什么漫出來?(生交流)
這位媽媽不告訴孩子答案,而是讓孩子自己動手找答案,這種做法多有意義啊!你們想認識這位偉大的母親嗎?(課件)
這就是偉大的科學家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
(7)所以,伊琳娜很(生氣)但聽了朗志萬的回答之后(出示那句話),她又高興地笑了。
思: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可能會說什么?
學生交流。
師小結:現在請大家認真思考一下:朗志萬是不是在哄騙孩子們?他有什么目的呢?(生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