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滅絕》教學實錄及反思
師:開火車考字。
師:接下來讓我們拿出筆來寫寫字吧!
三、指導寫字。
師:看看這些字,誰和誰是一家人?
(根據學生的匯報課件出示——獨體字:亡、肉、嚴 左右結構:傳、謎、耐 上下結構:寒、染、類)
師:今天我們從三個結構的字中各選一個來寫。
(出示:亡 謎 寒)
師:齊讀這三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三個字嗎?
生:我用減一減的方法記住“亡”字。忘記的“忘”去掉“心”就是“亡”。
生:迷加上言字旁,就是謎。
師:這個字右半部分讀迷,整個字也讀謎。它是一個……
生:形聲字。
師:老師有一個好辦法幫助大家記住“寒”字。
(出示:指圖說)
師:這是古人造出來的寒字。外面的部分代表房屋,我們寫成(寶蓋)。房子里有一個人把自己緊緊地裹在草里,這四堆草連在一起就變成了兩橫兩豎。倦縮著的人寫成長橫和一撇一捺。雖然有草裹身,但因為房子下面有冰,還是感到很冷。這就是“寒”。
師:讓我們來寫寫這個字吧。第一筆點落在豎中線上,先寫兩橫,再寫兩豎。再寫一個長橫。注意:這一部分正好占上半格。撇捺向左右舒展,托住上面的部件。兩個點落在(豎中線上)。請同學們也來寫一個。
(學生練寫。)
師:寫“謎”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筆順。
師:讓我們看著屏幕一起書空吧。還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嗎?
生:一字無二捺。
師:好,我們再來寫這個字。言字旁起筆在左上格中間位置。橫折提起筆在橫中線上。然后寫……
生:米。
(師邊書寫“謎”邊指導。)
師:寫“米”的時候,注意“點”寫在言字旁點與橫筆之間。豎與言字旁的點同高。好請大家練寫一個。
生:學生練寫。
師:“亡”字自己練習寫一個。這個字的主筆是哪一筆。要寫得略長些?
生:第二筆。
師:好,自己寫一寫吧。
師:同學們下課的鈴聲打響了,我們要下課了。好,下課!
教學反思:
我所執教的是小學語文第31課《恐龍的滅絕》第一課時。
我們都知道漢語言文字有這樣一個特點,每一個字或詞都含有一定的意象。有時一個詞就是一幅畫,一個詞就是一首詩,甚至一個詞就是一個故事。在這一課的識字教學中我正是抓住了漢語言的字個特點將集中識字與隨文識文相結合,讓學生在情境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分組讀詞的過程中,既認識了生字,又理解了詞語,同時還了解了恐龍滅絕的種種說法,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也把課文反反復復地讀了幾遍。由于這個識字環節層層相扣,設計巧妙而自然,所以教師教得生動而富有情趣,學生學得主動而不失活潑。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能夠捕捉到不同漢字的特點進行教學,如有的字是要強調音的,如“哺乳”,“孵出”。有的字是要強調意的,如“恐龍”的“恐龍”,“龐大”的“龐”。有的字是要記住形的,如“寒冷”的“寒”。由于在備課中做到了精細化備課,所以在課堂上識字教學就很扎實。
在指導朗讀方面,教師注重讓學生體會情感,而不是教技巧。如:“但是,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這一疑問句的朗讀指導。我采用了談話式,啟發式的方式來引導。見下邊的實錄片斷。
師: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霸主,它橫行地球大約2億年。但是,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
(出示圖:恐龍漸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