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 教案 蘇教版第三冊
教材說明:《識字7》是蘇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個識字課。本課是看圖會意識字,是本套實驗教材編排的第三個看圖會意識字課。教材首先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畫來揭示會意字的特點:“亭”和“鳥”是象形字,它們最初的字形就是亭和鳥的簡單圖畫。“亭”旁有人不走了,要在亭子里歇歇腳,就是“停”;大門里有個孩子用耳朵仔細聽,就是“聞”;鳥兒張開嘴巴叫,就是“鳴”。課文中一首清麗的小詩,為學生提供了語言環境,不僅有利于鞏固前面所學的生字,而且識字與閱讀相互促進,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材料。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側”字只識不寫。
2、看圖體會字義,初步了解象形字、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小詩。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交流:
教師講漢字的來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認識幾個古代的文字,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教學過程:(簡案)
一、情景導入:
1、讓學生談自己熟悉的公園的景色。
2、出示本課情景圖,讓學生談圖中景色。
二、看圖會意識字:
1、學習“亭”“停”
詩人在公園里發現了什么?仔細看圖,再看看右邊的字,你發現了什么?(出示“亭”字課件)讓學生在比較中學會“亭”字。
詩人也發現這個有趣的小亭子,你看詩人來到小亭邊不走了,你又發現什么?(顯示“停”字和人停小亭邊的課件)讓學生自己在比較中學會“停”字。
2、學習“鳥”和“鳴”
(1)“人來小亭邊,停步側耳聽”(放鳥鳴)他聽到什么?(顯示“鳥”字課件)讓孩子比較“鳥”字和小鳥的區別,學習“鳥”字。
(2)你看小鳥在干什么?(放小鳥叫聲)學習“鳴”字。
3、學習“聞”字
(1)剛才的鳥叫聲,驚動了一個小孩兒。(放“小孩開門側耳聽”的課件)讓孩子猜用什么字可以表示。
(2)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3)集體交流。
(4)聯系自己以前所學或身邊所見,學習“聞”
4、初讀小詩(隨機學習“側”“深”“但”“耳”)
(1)詩里還包含幾個沒學過的,請你借助拼音讀一讀。
(2)檢查認字。
(3)卡片認字。
(4)讀小詩。
5、有感情地朗讀小詩。
四、指導書寫
1、顯示課文所有生字,認讀。
2、讓學生找自己認為難寫的字。(放該字的筆順)齊書空。
3、講寫字姿勢,指導書寫。
4、自我展示,自我評價。
五、文字游戲,激發課外識字興趣
1、猜一猜(顯示課件)
2、認一認(顯示課件)
小結:漢字無處不在,到處都有,下課快去找找吧!
第二課時
做些相關字詞句練習。讓孩子真正能夠把這節課所學掌握起來。
希望大家對識字7一同分析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