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過冬》課堂實錄
導入。
師: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動物過冬》這篇文章。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三只非常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呢?
生:小燕子,小蜜蜂和小青蛙。
師:今天,老師把它們三個也請到了教室里,(邊說邊貼圖片)有:專吃害蟲的小燕子,保護莊稼的青蛙,還有勤勞的小蜜蜂。讓我們用掌聲對它們表示歡迎!
(擬人化的語言,拉近了學生與文中小動物的距離,課堂與書本溶為一體。)
生:帶著笑容,高興的鼓掌。
師:它們的關系非同一般,你猜它們是?
生:齊說:它們是好朋友!
(強調“好朋友”,注入人文關懷。)
一.理解課文一,二自然段的內容。
師:對!這三個好朋友就在我們的面前。打開課本,自己讀一讀課文一,二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他們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生:我知道它們很快樂,在一起很開心。
生:我知道了天氣涼了,它們準備過冬。
師:我們知道了:這三個好朋友,生活得很快樂。天氣涼了,他們遇到了問題,要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師:我們一齊讀一讀一,二自然段,讀出它們的快樂,讀出天氣的變化。生:齊讀,突出了“很快樂”“天氣涼了”。
二.理解課文
師:在寒冷的冬天來臨之前,三個好朋友聚到一起,商量度過這個漫長
的沒有食物的冬季。它們準備怎樣過冬呢?自己讀一讀,找一找。
師:哪位同學找到了,告訴大家。
生:我知道了小燕子準備飛到南方去過冬。
師:老師板書。
▲ 板書:小燕子 飛南方
師:你從哪知道的,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生:(讀燕子的話)
師:老師把小燕子的話,打在了屏幕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大屏幕(燕子的話),誰再來讀一讀?聽一聽,他哪讀得好?
生:讀(燕子的話)。
生:他強調了小燕子是到南方去的,所以“南方去”這三個字讀得好,我一聽就知道了小燕子的過冬方法。
生:“春暖花開”讀得好,他在讀的時候,表情很好,就像在臉上開了花一樣,好像春天來了。
師:真棒!讀得太好了,獎給你一只小燕子,貼在你的胸前。
師:這兩個地方讀得好,老師把它標出來(在課件上點出“南方去”“春暖花開”)再請同學讀一讀,看誰能得到小燕子標志。
生:小手舉得老高老高,爭著來讀。又有兩個同學得到了小燕子標志。
師:你們想不想像小燕子一樣,一起來讀一遍?
生:想!齊讀。
師:我們知道了小燕子到了冬天,就飛到南方去,小燕子的過冬方法是很多候鳥都用的,這種現象叫遷徙。你還知道哪些鳥也和小燕子一樣過冬嗎?
生:我知道大雁是飛到南方過冬。
師:文中的青蛙準備怎樣過冬呢?
生:我知道青蛙是鉆到土里冬眠,第二年春天再醒來。
師:你從哪知道的,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生:讀青蛙的話。
師:老師板書。
▲ 板書:青蛙 鉆土里
老師把青蛙的話,打在了屏幕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大屏幕(青蛙的話),誰再來讀一讀?
生:讀青蛙的話。
師:聽說小青蛙吃了好多好多,吃得很飽很飽的,睡得可香了,叫都叫不醒,讓我們再聽一聽,是不是?
生:再讀青蛙的話。
師:評一評。
生:他讀得“飽飽的”,我感覺青蛙吃得快要把肚皮撐破了。
生:我覺得“好好的”讀得好,好象青蛙這一覺睡得特別香,誰也叫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