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
導學生閱讀新補充閱讀,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
下面,我著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本課時我打算分四個環節進行組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聚精會神、科學研究”等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并相機地進行正音,
再啟發學生交流初讀課文后所了解的知識。
2、結合學生回答,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去感受安培專心研究科學的故
事。
二、精讀感悟,悟中明理
1、在學生自讀第一段的基礎上,通過換詞理解“著名”,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接著請學
生將課前搜索到的有關安培在物理學上的貢獻作一簡單介紹,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強感受
。重點指導朗讀好“著名、非常”等詞語來激發情感。
2、課文的第2--5自然段以具體的趣事來讓學生體會安培搞科學研究的認真專心。
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難點,先立足于學生自己體會,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你從哪些
地方體會出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引導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在全班交流時,出示相應的段落,根據學生的發言加以適時點撥。如借助多媒體課件,結合學
生的生活體會感受街上的熱鬧,接著請學生想象自己在這樣的街上會怎樣?
扣住“好象”通過自己與安培的不同表現的比較,進一步體會安培的專心,激發敬佩之情。
3、交流課文第3段時,引導學生抓住“心算、計算、演算“比較三者的不同,區分它們的細微
差別,體會用詞的精細準確,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
重點指導“太好了,特地、高興地走過去”等詞句的朗讀。
在品讀詞句中,體會安培搞科學研究的專心。
4、在學生自讀課文的第4-5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安培的動作、表情的變化,
指導學生表演課文具體情境,引導評議時,抓住“黑板慢慢向前移”指導用著急的語氣朗讀安
培說的話,引導學生體會安培是不知不覺跟著走,扣住“聚精會神”體會安培的專心。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是看到當時情景的路人,你會想到什么?說些什么?通過
換位思考激發贊美安培之情。
扣住“才發現”體會安培思考數學題時的專心,啟發學生說說題目和課文中的黑板為什么要加
引號?進一步激發情感。
三、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考、粉”兩字,請學生自學筆順表,在學生交流字形時,我從旁點撥和指導,邊示范
板書,
2、學生書寫時,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寫字姿勢,教育學生“提筆即是練字時”,培養良好的書
寫習慣。
四、個性作業,拓展延伸
1、學做小演員,演一演課本劇。
2、選讀一二篇成語故事,在班內組織成語故事會。
3、讀新補充讀本《豐子愷學畫的故事》。
4、新編故事結尾。
《晚上的“太陽”》
文本解讀: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著名科學家愛迪生的媽媽生病時,利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光明
,讓醫生順利的做完了手術,救了母親。告訴人們遇事要動腦動手。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本文
內容生動易懂,敘事層次清楚,有利于學生默讀、復述故事。
課文所展示的情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較大的距離,教學時可抓住文中的多處留白或想象或表
演或補白,使學生聯系生活的已知,進行充分的想象和個性的表達,激發學生獨特的體驗。使
故事情節更完整,人物形象更豐滿,感受體驗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