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全冊教案2
1、母親送兒子,會說些什么?板書:送兒天天掛念早點回來
2、提示:從母親送兒子說的話當中可以看出他們離別以后母親每天要承受掛念兒子,盼望兒子的痛苦,母親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聽了有什么反應呢?他會想些什么呢?(孟郊會想:母親年紀大了,我出門后誰來服侍她?所以傷心得要流淚,眼睛濕潤了)
3、看圖,誰能說說自己對第2自然段內容的體會。
看母子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多么難舍難分!他們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動了。
4、指名讀。
學習第三自然段。新課標第一網
1、出示掛圖,問圖上這個人是誰,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讀,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陽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3、“撫摸著身上的衣服,注視這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這兩個動作和想到母親的慈愛有什么關系?
4、這一節寫了孟郊上路時所見所感。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這首詩是孟郊在什么時候寫的?詩題是什么?孟郊為什么要寫詩?(他不能忘記母親的恩情)
2、誰能讀讀《游子吟》。
3、理解詩歌。
二、總結。
這篇課文寫孟郊要出遠門,母親深夜給他縫補衣服,天明送別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歲寫的《游子吟》這首詩,反映詩人不忘母親的恩情。
學生談體會。
三、布置作業。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背誦,課堂練習。
教學目標:背誦《游子吟》,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教學準備:課堂練習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1、利用板書,引導背誦。
2、分兩個大組,一個背,另一組聽,再交換一次。
3、同桌交替背、聽、互評。
4、指名背誦。
三、課堂練習。
1、讀句子,寫話。
各人自讀句子,注意“忙著、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說,再寫下來。
忙著——
看到——
2、比一比,組詞。
補()摸()恩()
撲()漠()思()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孟郊()身上的衣服,()那又()又()的針腳,心里想,母親對我的()不就像這()嗎?沐浴著()的小草,無論怎樣都()不了太陽的()啊!
10沉香救母(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就的句式。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不怕困難,刻苦練武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課文詞句,通過朗讀、想象,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不怕吃苦,頑強學藝的可貴品格。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并能正確地書寫。
教學準備
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不怕困難,刻苦練武的精神。
2、認識本課的生字,正確書寫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