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2、口答填空
3、導入
一百多年前的達爾文,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小朋友們也具有善于發現的眼睛。請帶著你善于發現的眼睛讀第二段,邊看邊把你不懂的句子或詞語劃下來。這叫不動筆墨不讀書。
1、 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讀的遍數多了,意思自然就明白了,相信小朋友們通過讀,一定能讀懂“考察”,不信試試看。
2、 誰能把帶有“考察”的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老師從你讀的聲音里就知道你讀懂了沒有。
3、 引導表演:如果誰能把考察的樣子做出來,那就說明他真正讀懂了,自己先練練。
4、 指名學生表演。(指導“考察”與“觀察”的區別)相機評點。
5、 述:剛才小朋友們用讀的方法弄懂了“考察”,并且還把它用動作表示出來了。這次,老師相信小朋友們只要多讀,也能讀懂“奇怪”的意思。
6、師相機問:看到這么奇怪的現象,假如你是達爾文會說什么呢?
7、引導:是呀,為什么呢?達爾文又怎樣找到答案的呢?答案又是什么呢?讀了第三段,你就明白了。
三、精讀第三段。
1、師問:答案又是什么呢?繼續引讀:讀懂答案不一定能讀好答案,小朋友們,要想懂得更多,把答案讀得更好,還要把第三段多讀幾遍。
4、 問:答案是什么呢?(投影出示:第三段內容。)
引讀:原來……(師相機簡筆畫板書出三種昆蟲:螞蟻 蝴蝶 蜻蜓)
a、 引讀:小朋友們螞蟻多幸運,幸運就幸運在沒長翅膀。為它們感到高興嗎?再讀讀這句話。再引導學生讀
b、 還有一類昆蟲,它們也比較幸運,像蝴蝶,它們也不容易被淹死,為什么呢?述:瞧,翅膀大也翅膀大的好處,再讀讀這句話。
c、 有一類昆蟲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它們可憐就可憐在長了翅膀,偏偏翅膀又長得小,所以它們只能滅亡。讓我們再讀讀這句話,來表達我們的同情。
d、 表演中復述:讀完了第三段,讓我們親自來到這個小島上,體會體會做昆蟲的感覺好嗎?
5、達爾文怎樣找到答案的呢?指名回答:達爾文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呢?可以把紅筆寫的字去掉嗎?說說為什么?只要我們像達爾文一樣,不怕苦,也會取得進步。你能用“終于”說一句話嗎?
出示生字:反、容、研、究
(出示生字卡片)
1、述:請小朋友們繼續用你們善于發現的眼睛觀察第一個生字——“反”,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擺布,筆畫的特點,看誰是最善于發現的小朋友。
把你或者其他人的發現,選一個句式課后練習說一說,并爭取多多地進行相關的課外閱讀,在閱讀中找到答案。 1、 開火車讀詞語2、達爾文是 年前, 國的科學家。帶著你善于發現的眼睛讀第二段,邊看邊把你不懂的句子或詞語劃下來。(劃的詞語多為:考察 奇怪)1、(學生自讀第二段。)2、讀懂“考察”的小朋友請舉手!2、 指名讀、鼓勵讀。3、 練習表演“考察”的樣子,辨別它與“觀察”的區別。
(學生自由練習) 4、 指名學生讀句子,相機表揚。
6、(學生自由練習后,指名讀)
句式練習:出示:島上的昆蟲要么翅膀特別大,要么就沒有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