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 5 蘇教版二上教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風聲,問:這聲音讓你想到了什么?
2、過渡:冬天到了,北風呼嘯,草木凋零,大雪紛飛,大地裹上了銀裝。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晶瑩美麗的白色世界。
3、齊讀課題:識字5
二、初讀課文,認識字詞。
1、過渡:在這銀白的世界里,我們首先遇到的是一些生字寶寶,你們想和它們成為朋友嗎?老師已經認識它們了,小朋友們是想讓我介紹你們認識呢?還是自己去認識它們?怎樣認識?
2、復習識字方法:
(1) 從文中圈出生字反復認讀;
(2) 熟讀韻文,做到字音準確、通順流暢;
(3) 圖文結合,理解詞義;
(4) 有疑問處做上記號
3、學生自讀韻文
4、交流:同桌交流,告訴你的同桌你都認識了哪些新朋友?
三、圖文結合,學習韻文
1、反饋:大組交流自學情況
(1) 出示生字詞卡,指名讀,正音,齊讀
(2) 開火車認讀
(3) 游戲識字:我說你來猜。老師描述的都是田字格中的生字,看你能不能找到它。(揭示謎底時跟老師一起書空寫生字)
像花不是花,相糖不是糖,落在你手心,變成水一滴。
生在水中,卻怕水沖,放在水里,無影無蹤。
長長身材一條帶,沒有腳卻跑得快。
2、連詞成串,朗讀韻文
(1) 過渡:當這些生字寶寶都回到韻文當中去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
(2) 開火車分行讀,及時正音
3、“寒流”
(1)教師描述:冬天,有時會從很遠很遠的北方襲來一股非常寒冷的氣流,韻文中用了一個詞概括了這樣一股寒冷的氣流,是哪個?
(2)出示卡片,齊讀
(3)指導朗讀:這是一股讓人感覺很冷很冷的氣流,應該怎樣讀呢?
指名讀,齊讀
(4)指導將這一行詞串連起來朗讀
4、引導質疑:在自學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不明白的詞語?
交流
預計以下詞語存在困難:
(1) 蠟梅:找圖;說特征,包括顏色、形狀、開放的時間等
翠竹:找圖;說特征,主要看顏色
蒼松:找圖;說特征,也是顏色
(2) 它們都有共同特征:不畏嚴寒。
(3) 還有誰也是這樣?
其他植物:
小朋友們:(引導說話練習)不畏嚴寒,迎著風雪在鍛煉身體。
(4)指導朗讀,蒼勁有力
5、過渡:可是蟒蛇、螞蟻和刺猬又是怎樣過冬的呢?從圖中找到它們說一說。
指導朗讀,可愛。
6、啟發學生,發現規律
再讀一讀小韻文,邊讀邊思考,看看你有沒有新的發現。
讀,交流
小結:我們每一次讀書都能有不同的收獲,關鍵在于要邊讀邊動腦思考。
四、鞏固練習,運用內化
1、過渡:小韻文讀起來瑯瑯上口、整齊壓韻,就像是一首優美的小詩歌。我們只要將它稍微作一點整理,它就能變成一篇很美妙的小文章呢。
2、出示小黑板,指名口頭填空
3、布置課外作業:
你能不能再加上一些自己的語言,將這篇小韻文再變成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呢?老師建議小朋友們課后去試一試,可以說給同學、老師或者家長聽一聽。
[教學反思]:
這節課準備的時間很短,比較倉促,而且對課堂語言組織和具體操作缺乏細致的思考和估測,因此實際教學顯得比較凌亂、語言比較累贅。因為一些原因,加上對教案不熟悉,課的開始就顯得亂了陣腳,底氣不足,只能硬著頭皮將常態的課堂展示在大家面前了。對教材進行了研究、討論,出爐了一份需靈活機動地操作的教學構思,旨在借助文本使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識字的方法得到鍛煉,激發他們對漢字的興趣,從而提高自主識字的欲望。實際操作中,開始松散的步驟、中間累贅的語言和生硬地顧及預設的行為等等,使課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很是遺憾。這節課再一次警醒自己,改善和提煉自我的課堂語言已是刻不容緩的,近階段在這一方面對自己嚴格要求,進行鍛煉。當然,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還有許多,敬請各位同行在這里暢所欲言,多提寶貴建議和意見,幫助我提升自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