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的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在這些孩子當中,伊林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他不盲從,不懂就問。伊林娜的媽媽也很會教育孩子,他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親自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的答案,朗志萬和伊林娜的媽媽都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這樣的教育環境,是非常有利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的。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能寫好本課的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16個生字,能寫好本課的12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教具設計: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法設計:合作探究學習法、自主探索法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1、出示課件,小朋友猜一猜:我們身上有兩件寶物,分別是什么呢?(學生交流)老師小結:其實這兩件寶物是雙手和大腦。那你知道這兩件寶物都有什么作用嗎?
2、學生交流
3、老師小結:看來這兩件寶物的作用可確實不小。那在平日里,我們都應該怎樣來很好的使用它們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雙手和大腦的文章,相信學了課文之后,你一定會更加喜歡我們的這兩個朋友。
4、板書課題,集體朗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讀書要求:在讀書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難認的字,你有辦法認識它嗎?如果還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愿意成為你的學習伙伴,在你的身邊隨時為你提供幫助。
2、學生放聲、大膽的自主朗讀課文。
3、老師隨時指導學生,尤其重視學生的識字方法的運用。
4、教師小結,并激勵學生進行朗讀課文:老師剛才看到小朋友們都是能干的孩子,都能夠把課文放聲的朗讀下來,是有自信的孩子。老師也相信你一定也非常有自信的在大家的面前展示自己的朗讀,看看勇敢的孩子在哪呢?
5、抽學生起來讀課文,師糾正生字的讀音。
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剛才從大家的朗讀中我聽出這些字大家還比較生。
6、來我們大家一起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出示小黑板的生字)
7、這些生字戴上一頂帽子。(給生字加上拼音)
(1)師領讀生字。
(2)找小老師領讀。
(3)男、女生比賽的形式來記住生字。
(4)全班齊讀生字。
8、黑板上的這些生字我們大家認識了,那么課文中還有哪些生字你沒有掌握,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幫幫你。(c組學生)
9、生字我們大家已經掌握了,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標出課文中的自然段。
三、感悟課文,提升自身的素養
1、談收獲。我相信大家一定從文中有太多的發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說了,誰來交流交流自己的收獲?
⑴通過課文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朗志萬:科學家、伊琳娜:小朋友)
指導學生書寫:朗字,不要把左邊寫成“良”。志字的書寫:士兵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