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空氣
教學目的:(一)科學探究目標:
1、指導學生能通過實驗去探究空氣可以被壓縮的現象,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2、學習用自己的實驗結論來解釋某些現象,體驗“科學結論可以通過重復實驗來驗證”這一重要的科學本質和特征。
3、培養學生通過實踐,自己獲取第一手資料的研究科學的初步辦法。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成功與喜悅,體驗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作用,激勵學生學習科學、應用所學知識的熱情。
(三)科學知識目標:
1、認識空氣有可以被壓縮的性質。
2、認識空氣沒有固定的體積。
3、知道壓縮空氣有彈性。
4、了解壓縮空氣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認識空氣有可以被壓縮的性質、認識空氣沒有固定的體積、知道壓縮空氣有彈性、體驗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擠壓空氣”的實驗來認識: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的特征
教學準備:
演示實驗材料:籃球一個、打氣筒一支
分組實驗材料:甘油注射器一只、橡皮擦一塊、硬吸管四只、牙簽四只、橘子皮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演示實驗引入:
“ 給籃球充氣” 解釋這種現象。
?教學新課:
(一)擠壓空氣
1、介紹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
2、預測會發生什么現象。
3、提示操作注意事項,分組實驗。
4、填寫實驗記錄表。
5、交流實驗結論,再次解釋:給籃球充氣這一
實驗現象。
(二)制作空氣槍
1、演示教師制作的空氣槍,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2、教師講解制作方法進行安全教育。
3、分組制作實驗,分析子彈是怎樣射出去的。
(三)壓縮空氣的應用
1、學生說生活中的例子。
2、看插圖補充說明。
?拓展
留心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壓縮空氣。
板書設計:
1、空氣沒有固定的體積。
2、空氣能被壓縮。
3、被壓縮的空氣有彈性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