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科學第三元教案及教學反思
六 年級 科學 (學科) 第一學期教案
課題電磁鐵課時2授課時間教學目 標科學概念: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質。改變通過電磁鐵中的電流方向(電池的正負極連接和線圈繞線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過程與方法:制作鐵釘電磁鐵。做研究電磁鐵的南北極的實驗。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認真細致、合作進行研究的品質。教學重難點研究電磁鐵的實驗教學方法準備1. 學生自備:大頭針、透明膠 2. 教師準備:絕緣導線、大鐵釘、砂紙、指南針教學過程及內容個人二度備課與即時反思(一)導入通過上節課的研究,我們知道了“電能夠產生磁”。那么我們如果把導線繞在一枚大鐵釘上,鐵釘又會出現什么變化呢?(板書課題:電磁鐵) (二)制作鐵釘電磁鐵1. 閱讀p50制作鐵釘電磁鐵的部分,按照書上的方法制作鐵釘電磁鐵。 (1)朝著同一個方向繞導線。(2)要將繞在鐵釘上的線圈2頭固定好。(3)制作完成后,要通電試一試是否制作成功。 2.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 電磁鐵做好了沒有?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電磁鐵是否具有磁性?(注意學生對實驗過程和現象的描述,指導正確的實驗方法。) 4. 電磁鐵做好以后,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具有磁性嗎?為什么?(介紹磁化現象) (三)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1. 你們發現電磁鐵的磁性哪里比較強?哪里比較弱?怎么知道的? 2. 組織學生討論:對于普通的磁鐵來說,磁性強的地方是磁極。電磁鐵有磁極嗎?我們可以驗證電磁鐵是否有磁極嗎?怎么做? 3. 學生匯報,教師小結實驗方法。 4.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5. 匯報實驗發現:電磁鐵是否有磁極?南北極各在那一端? 6. 各小組電磁鐵的磁極位置一樣嗎?為什么? (1)比較磁極位置不一樣的小組的電磁鐵(注意電池的接法要與匯報前一致),找出2者之間的差別。 (2)討論:電磁鐵的南北極與什么因素有關? (3)交流發現。 課本上對于電磁鐵的定義是線圈和鐵芯。我認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通電線圈和鐵芯,只有這樣鐵釘才能被磁化。否則學生容易產生誤解認為單純的一個線圈和鐵芯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電磁鐵。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判斷磁鐵的南北極。同名磁極相排斥,異名磁極相吸引。可以用小磁針來檢驗。通過控制變量法的試驗證明線圈的纏繞方向和電池的正負極的接法都能影響電磁鐵的南北極。預 習 作 業 布 置作業本相關內容
教學整體反思
(1)給學生一個選擇的機會,使他們探究更加主動、徹底。
特意將大鐵釘、大鋼釘、鋁筒等放在一起,讓好奇的學生去思考探索“插入不同種類的物體會有什么不同?”這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興趣是很有神益的。
(2)勇于懷疑,就是創新學習的開始。
“書上說的都是對的嗎?”這還僅僅是一種懷疑;“聽來的容易忘,看來的記不住,只有動手做才能學得會。”這已經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繼承;“滑動變阻器是不是電磁鐵?”“它會不會采用特殊繞法,使磁性正好抵消,所以它對外不顯磁性”。這的確就是一種創新,一種觀念、視野、意識的創新。
(3)給學生鋪墊一個交流的平臺,讓他們學會評價、學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