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科學第三元教案及教學反思
教學整體反思
戴山學校 六 年級 科學 (學科) 老師第一學期教案課題
電能和能量課時6授課時間教學目 標科學概念:能量有電、熱、聲、光等多種形式,能量還儲存在食物、燃料中。電能可以轉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間也能轉化。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小實驗和閱讀資料,研討認識能量和能量轉化。分析常見能量轉化的例子。情感、態度、價值觀:產生研究能量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和閱讀資料研究認識能量和能量轉換教學方法準備1. 學生準備:鐵絲 2. 教師準備:電扇、電燈 教學過程及內容個人二度備課與即時反思(一)導入1.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電可以產生磁,小電動機的轉動就利用到了這個原理,那么在生活中電還可以幫助我們做些什么? 2. 看來“電”的能力很強!我們把電的這種能力叫做電能。(板書:電能)在生活中還有像電能這樣可以使不同的物體“工作”起來的能量嗎?(板書:能量) (二)電能和其他能量1. 打開書p60,閱讀內容,提出問題。 (1)蒸汽火車利用了熱能 (2)風車利用了風能 (3)激光和聲音詳見書上的解釋 2. 你還知道哪些能量形式? 3. 有沒有能量可以被儲存起來的?舉例說明。 4. 人的運動也需要能量,這些能量從哪來? (三)電能的轉化1. 教室里有電燈和電扇,它們有一個統稱叫做“用電器”。誰來說一說,它們用電能干了什么?電進入到它們的身體里后,變成了什么? 2. 在我們的家庭里還有很多這樣的“用電器”,請大家討論一下它們把電變成了什么?并填寫在表格里。 3. 電能經過用電器之后,可以被轉變為風能、熱能、光能……等等,這說明“用電器”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電能轉化器”。 4. 電能通過用電器可以轉化成其他的能量形式,那么像光能、熱能也能這樣轉化嗎? 5. 拿出自備的鐵絲,反復的彎折鐵絲的一個位置,然后用手摸一摸,你有什么發現? 6. 觀察教材p62圖畫,分析這里是什么能量之間的轉化? 7. 在p62最下方圖畫中連線,表現出能量之間的轉化。新課標第一網 要讓學生知道能量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只能在不同的能量形式之間相互轉化。預 習 作 業 布 置
教學整體反思
《電能與能量》講述的是能量之間的轉換,教材由學生最為熟悉的電能入手,首先讓學生思考,電在我們的生活中能做什么從而引出電能的概念,并由此讓學生思考除了電能以外,還有什么能量?這些能量能夠做什么事情?
至此教材進入第二環節,這些能量“躲”在哪?而作為引入,同樣是學生身邊所熟悉的,我們自身運動時的能量是從哪兒來的?食物,食物中儲藏的能量叫什么能呢?化學能,化學能躲在食物中,其他的能量分別躲藏在什么地方呢?第三環節,能量可以互相轉化嗎?由第二環節進入第三環節,在教學上感覺比較突兀,過度不自然,第一次授課時感覺及不自然。 因此,在后面的授課中,將教材上的授課流程加以改進。同樣,由電能夠做什么進入本課,引出電能概念,然后讓學生說說我們身邊除了電能還有什么其他形式的能量?學生例舉了風能、水能、光能、太陽能等等。教師有意將動能放在了學生舉例的最后面(如學生提前說出則最后加以總結),并請一位同學起來做跳躍運動并提問:“他在運動嗎?他具有動能嗎?他的動能來自與哪?”在這一步已然開始向學生滲透能量可以轉換的概念。學生回答:“他的動能來自自己的身體!薄笆堑,他的動能來自自己身體,而在科學上,我們把類似與人體自身這樣所具有的能量叫做生物能,每一種生物都有生物能,可是我們的生物能又是從哪兒來的?”“食物”“食物給予了我們能量,我們把食物中的能量叫做化學能,化學能躲藏在食物、燃料以及化學物質中,那么其它能量躲藏在什么地方呢?” 至此教學跳過教材中的一個小環節,并未讓學生討論并說明其它能量可以做什么,直接進入了教材第二環節,能量儲存在哪兒。在這一環節之后,教師則將課堂的中心再次回到電可以用來做些什么?并進一步提問:“電能可以做這些事情,其它的能量可以用來做些什么事情呢?做完這些事情以后,它們還是原來的能量嗎?”至此教學進入第三環節,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嗎?修改后,感覺教學更為平滑,沒有了一開始的突兀感,自認為學生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