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科學第三元教案及教學反思
一、對教材的處理
本課主要有三個活動,分別是小組檢驗所選擇的假設、匯報交流,共享研究成果、設計制作一個強磁力電磁鐵。在第一個活動我是先引導學生說說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還有哪些,經過學生的匯報,我讓學生對本節課要研究的因素進行了分析,然后讓他們自主設計研究計劃,完成后,全班再進行討論研究計劃。經過試教后,我發現在這個環節浪費了太多的時間,于是我改為直接讓學生寫研究計劃,因為學生已經學習了電磁鐵的磁力(一)他們有能力自主的完成研究計劃。這樣的效果不錯。在第二個環節,我本來對學生數據的處理是讓學生站起來口頭匯報,這樣子沒有體現科學性,對數據的處理太疏忽,所以我選擇了將學生的數據集中展示在黑板上,通過全班同學的共同討論分析,得到研究的成果。最后一個環節是制作一個強磁力的電磁鐵,試教過來我發現,一堂課有可能不能完成這個活動,所以我將這個活動進行調整,若課堂時間允許,就在課堂上完成,若時間不允許,我將這個活動安排學生回家繼續研究制作強磁力的電磁鐵。對教材我進行了以上的處理,效果有明顯的改進。
二、對實驗材料的選擇
最初我準備了以下的材料,學生學具袋中的細導線,自己去五金店買了粗的導線,還有粗細不同的螺絲拴、大頭針、一號電池。試教時我發現學生研究跟線圈的粗細的關系時,用粗導線繞鐵芯效果差,影響了實驗的準確性并浪費了時間。還有我自己試了若把電池裝在電池盒里時實驗的效果也不好,所以我采用讓學生自己用手直接把導線接通電池的兩極。為了使實驗更加的科學性,我選擇了粗細不同的漆包線,這樣的效果比較導線好了很多。
三其他方面
上訴是我個人在試教時碰到的問題和處理方法,可能還有些欠缺,我會不斷地改進。此之外我覺得我的語言組織能力及課堂調控和課堂提問方面還有欠缺,希望能聽到大家更多的批評和建議,我會悉心聽取并且改正。
戴山學校 六 年級 科學 (學科) 老師 年第一學期教案課題神奇的小電動機課時5授課時間教學目 標科學概念:玩具小電動機的功能是把電變成了動力。過程與方法:用分部分觀察、整體觀察的方法了解小電動機的構造。根據小電動機的構造推想通了電后它為什么會轉動。情感、態度、價值觀:產生探究小電動機的興趣。教學重難點
根據小電動機的構造,研究小電動機轉動的秘密。 教學方法準備1. 學生自備:玩具小電機、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號電池、透明膠 2. 教師準備:導線、磁鐵、電池盒、開關、銅質粗導線、大頭針 教學過程及內容個人二度備課與即時反思(一)導入1. 小電動機被安裝在很多玩具的里面,通上電以后就可以轉動。你知道它為什么一通電就能轉嗎? 2.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神奇的小電動機。板書課題。 (二)小電動機里有什么1. 讓我們先拆開小電動機,看看里面有什么? 2. 學生活動。 3. 你發現了什么?(教師介紹電動機內部構造。) 4. 猜一猜小電機里面的這些零件都有什么用? (三)小電動機轉動的秘密1. 小電機里的轉子部分是一塊電磁鐵嗎?怎么驗證?如果老師沒有大頭針和指南針給你們,只給你們一塊磁鐵,你們可以驗證它是電磁鐵嗎?為什么? 2. 學生討論交流。 3. 按照教材p59制做實驗裝置。并實驗。 4. 討論:小電動機內部的零件和結構,對于它的轉動起到了什么作用?關鍵掌握兩個問題1電動機的工作原理2磁鐵在電動機的外殼上電動機和發電機有什么區別?預 習 作 業 布 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