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4
三、關于垃圾的討論
1、請學生說說各種垃圾的來源。
2、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張大表格,統計全班所有家庭產生垃圾的總重量。
3、學生匯報后填寫表格,計算平均每人每天產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閱讀北京人均日產垃圾量資料,分組交流你對垃圾產量的一些想法。
5、全班交流,教師引導至少提煉以下幾點:
(1)人們的家庭生活會產生大量的垃圾。
(2)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商場、學校也會產生大量的垃圾。
(3)大量的垃圾丟棄后,會給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從而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健康。
(4)垃圾需要科學的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四、課堂小結:
討論并記錄通過學習懂得的與垃圾相關的知識,也記錄下學習了這節課產生的一些思考。
板書設計:
2、垃圾的處理
【教學時間】第十四周下 【累計課時】2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前主要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燒,簡單的填埋和焚燒同樣會造成環境污染,設計合理的垃圾填埋場可以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過程和方法:通過填埋垃圾的模擬實驗觀察分析簡單填埋垃圾的危害,從而考慮設計合理的垃圾填埋場。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對垃圾問題的進一步關注和思考,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對垃圾問題的進一步關注和思考,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器材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廣口瓶、洗凈的小石子和沙、紙巾或廢紙、墨水、塑料瓶(瓶蓋上打一些小孔)。
2、現代清潔垃圾填埋場構造圖。
3.、填埋場垃圾處理過程的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幾張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導討論: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會造成什么問題?
2、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講解:人們通常用挖坑填埋的方法處理垃圾。出示垃圾填埋場圖。
二、簡單垃圾填埋的研究
1、教師講解:讓我們用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簡單垃圾填埋。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72 頁的內容,分析填埋模擬實驗:
(1)這個實驗模擬的是什么?
(2)實驗的各個部分分別代表了什么?
3、學生進行模擬實驗,并注意仔細觀察,描述其現象。
4、匯報交流:我們觀察到了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處理場,還會對周圍的環境帶來哪些危害?
三、探索減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場
1、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我們能設計一個更好的垃圾填埋場嗎?
2、學生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環境隔離起來。
3、分小組嘗試設計,記錄設計的重點。
4、匯報交流各小組的設計,大家評價。
5、觀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場的構造圖,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環境的。
6、這樣的垃圾填埋場就永遠安全了嗎?能在上面種植莊稼、建造房屋嗎?
四、垃圾焚燒的分析
1、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處理垃圾呢?
2、提出焚燒垃圾的方法,分析其優點和缺點。
3、提出思考,怎樣做才是解決垃圾處理問題更有效的辦法呢?
五、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