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4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自制量杯一個(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貼上刻度),用于家中測量用水量。
2、學生收集有關水資源狀況的資料。
3、教師準備一個蘋果,一把水果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水,實際生活中,你家里出現過停水的情況嗎?回憶一下,停水或缺水的情況給家里帶來了哪些不便?
學生匯報
(說明:如果在非常活躍的班級授課,不妨現場讓孩子們模擬一下:突然停水時,人們處在那種情境中的語言和情緒,這樣能很好地激發孩子們的思維創造力和表現力。)
小結:由此可見,淡水是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那么,我們每人每天到底要用多少水呢?上節課老師布置大家回家做一次認真的測量與統計,下面請幾位同學匯報一下。
二、“我”一天用了多少水
1、小組組內交流各人測得自己一天用水量的多少,記錄最多的用水量和最少的用水量。
2、每組派一代表匯報,本組當中一天用水量最多的是誰?用水量最少的又是誰?
3、指名讓一兩個組當中用水量最多和用水量最少的同學分別站起來說自己測量用水量的方法及結果。
設計說明:這時候要求用水量差距較大的孩子來做方法及結果的介紹,一是看他們的測量方法是否科學合理,因為方法的科學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結果的科學性,準確度。而且讓用水量差距較大的孩子來進行比較,實則是為后面找原因做鋪墊。
注意事項:每個學生代表匯報的數據老師都應及時記錄在黑板上,為后面的用水量比較提供依據。有條件的學校還可直接將學生的記錄表在實物投影儀上呈現。
三、同學之間用水量的比較
1、提問:從同學們匯報的這組數據中,大家發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并匯報
小結:從同學們的匯報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同學不僅個人用水量不同,他們的家庭用水量也不一樣,而且有的差距還比較大。
2、提問:為什么個人或家庭用水的量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請大家試著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學生匯報,老師將孩子們說到的原因關鍵詞板書在黑板上。
3、小結:同學分析出來的原因有很多,有同學認為可能是記錄、統計不準確;也有同學認為用水特別少同學可能衛生習慣不好,還有同學認為可能是這些同學的用水習慣不同,才導致了用水量之間這么大的差距。
4、提問:大家在用水習慣上可能存在哪些差異呢?
學生匯報
四、“刷牙”的對比實驗
1、談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的用水習慣確實是不一樣的。書上79頁為我們設計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用水量對比實驗。
開著水龍頭刷一次牙用多少水?( )毫升 用杯子接水刷一次牙用多少水?( )毫升
今天,我們就請出兩位有著這兩種不同刷牙習慣的同學在課堂上來做一做這個對比實驗,讓我們看一看一個小小的刷牙習慣的不同會導致用水量多大的差異。
說明:因為這個實驗要用到水,所以最好能在有水龍頭的實驗室上。如果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也可以用請另兩名同學在實驗同學刷牙時,在一邊用“漏斗”幫助其模擬刷牙時開著水籠頭的實驗。特別要注意的是,要讓學生自己思考并提出這組對比實驗中的變量控制: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對比實驗只能有一個條件不同。
2、指名上臺做實驗,用量杯比較出不同的水量,得出結論,完成書中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