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土壤
教學導入 大家的小調查進行得如何?
教學新課
(一)科學調查討論會
1、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進行調查的,有什么結果?
2、學生匯報,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3、教師宣布調查結論。
(二)研究不同的植物生活在不同的土壤里
1、了解仙人球、花生適合生長在什么類型的土壤里。
2、 猜一猜, 同一種植物生長在不同類型的土壤里會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 影響嗎?
3、教會學生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對比實驗)
4、學生動手實驗。
5、 囑咐學生做一個有科學精神的有心人, 堅持給豆子澆水、 記得每天察。 拓展活動
1、學生自己閱讀了解無土栽培技術的知識。
2、教師補充說明相關知識。
板書設計: 2 土壤的種類 砂質土:含砂較多。顆粒大,滲水快,保水性差,透氣性好 黏質土:含黏土較多。顆粒小,滲水慢,保水性好,透氣性差 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顆粒居中,滲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氣 性居中
教學后記:
3 土壤的保護
教學目的:
(一)科學探究目標:
1、會推測土壤遭受破壞的嚴重后果。
2、能夠參與保護土壤的活動。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意識到保護土壤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保護土壤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意識到保護土壤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能主動參與到保護土壤的行動中去
教學難點: 能設計保護土壤的活動
教學準備: 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 但是人類卻在破壞它。
教學新課
(一)了解土壤被破壞的方式
1、出示人們破壞土壤的圖片資料。
2、這樣做為什么破壞了土壤?
3、列舉本地土壤被破壞的情形。
4、破壞本地土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生開展討論:這樣下去我們的大地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二)保護土壤
1、開書 26 頁,討論這些做法是否正確。
2、你能想到一些什么辦法來保護土壤?
3、我們可以開展哪些活動保護土壤? ? 拓展延伸
1、角色扮演 (土壤的申訴) 、小實驗(埋垃圾)
2、校外宣傳
3、土壤改良
板書設計: 3 土壤的保護
(一)了解土壤被破壞的方式
(二)保護土壤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