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第3課蹺蹺板教學設計
5、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6幅平衡圖,你們有什么發現?你們覺得哪些杠桿尺的平衡很相像?(學生匯報)
師板書:一樣多(重)一樣長(格),平衡;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平衡。
6、師:如果一樣多,不一樣長能不能平衡?(可以演示一下)
(師生討論分析第二類為什么能平衡?總結出掛的多的一邊離中間近,掛得少的一邊離中間遠;重的一邊離中間近,輕的一邊離中間遠。)
(三)聯系生活,知識應用
師:同學們,平衡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你們了解多少?
學生自由交流,如人們利用平衡現象發明了秤、天平、體重計;挑水時扁擔放到肩部中間;起重機吊起重物而不倒;走鋼絲的雜技演員做動作時要保持平衡等。
(四)自由活動:玩“蠟燭蹺蹺板”,并說出其中的道理。
(五)總結評價,拓展活動
1、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哪個同學表現最好?你覺得自己表現怎么樣?除了你們小組之外,還有哪個小組表現最好,你們覺得老師今天表現怎樣?
2、師:這節課同學們探究了有關平衡規律方面的知識,你打算用它來干什么? (學生交流。)
師:(出示關于平衡的小玩具)請同學們課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動動腦,動動手,看誰制作的更好,更新穎。新課標第一網系列資料
第3課《蹺蹺板》教學設計腳本樣稿
教學流程 素材說明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需要課件或圖片“玩蹺蹺板”
(二)制定方案 實驗探究
1、提出活動指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一下,怎樣才能使保持平衡?”
2、學生預測。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制定研究方案。
3、進行探究實驗。交流實驗情況及發現。
4、總結杠桿尺平衡的規律。 出示杠桿尺、鉤碼、實驗記錄單等
(三)聯系生活,知識應用:交流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有關天平的資料和生活中平衡的圖片,如走鋼絲。
(一) 自由活動:玩“蠟燭蹺蹺板”,并說出其中的道理。 出示 “蠟燭蹺蹺板”。
(五)總結評價 拓展活動 做個類似蹺蹺板的小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