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百分數的應用 11整理和復習(2)
課前思考:
《整理與復習》,復習方式主要圍繞各個知識點設置了一系列相應的練習題,特別設置了幾組對比練習題,讓學生從條件或問題的變化中深入理解,弄清各種知識的聯系。
對于一些生活化比較強的習題(還有一些語言比較多)在理解題意上也有困難(比如第11題)。最重要的要提醒學生理解題意時要有耐心,多讀幾遍——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但作為老師,還是要多設計此類的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熟練化。
課后反思:
本節課主要幫助學生復習有關折扣、利息、納稅問題。在完成教材提供的練習后,我又補充了有關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如:李叔叔的月收入是3500元,那么他每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元?如果王阿姨每月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55元,那么她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元?第二個問題需要先求出500元的5%即25元,然后55-25=30元,這30元是按第二段征稅標準收的,即超過部分金額的10%是30元,那么超過部分是300元。所以王阿姨每月收入是1600+500+300=2400元。
教材提供的思考題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課上我進行了指導,要求學生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兩個班中都有幾位學生能列綜合算式來解決問題,看來是真正理解題意了。
課后反思:
今天課堂上重點與學生研究了教材上的兩題與補充的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習題。花的時間比較長,原因之一是這幾題語言文字比較長,學生沒有耐心審題的習慣,第二,學生對比較復雜的習題有畏難情緒。所以著重引導學生對這兩題的分析,特別是補充的有關交納個人所得稅的習題,由于數據大,需要分段計算,正確率還不到50%。
課后反思:
今天這堂課學生積極性比較高,氣氛比較活躍。主要是“探索與實踐”讓學生試著算算自己的標準體重,回家后再算算爸爸媽媽的體重,學生很積極。思考題對一部分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我也讓學生采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的,有些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大部分學生還是需要老師的指導,但講解之后學生基本都能理解。
練習中的第10題學生都能獨立完成,只有個別學生有錯誤,可見納稅問題對學生來說是不難掌握的。折扣問題也是學生掌握得比較好的一類問題,主要還是一些稍復雜的百分數應用題,學生容易出錯。
課后反思:
從教學中看,學生困難主要有:1、有少部分后進生,還不能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因而解答時方程與乘法有混淆。對于此點,只有多利用關鍵句讓學生找單位“1”和數量關系式。2、就是計算問題還有待提高,今天的作業,每組都有3人以上由于計算錯誤的,可見計算問題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