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國標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一單元中第一課時,內容是第71-72例一及練習十四的1-4題.本單元教學轉化的策略。轉化是解決問題時經常采用的方法,能把較復雜的問題變成較簡單的問題,把新穎的問題變成已經解決的問題。轉化的手段和具體方法是多樣而靈活的,既與實際問題的內容和特點有關,也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有關,掌握轉化策略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益于思維的發展。通過例1的教學讓學生聯系實際感悟轉化的含義,體會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轉化都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本單元的教學不以學生能夠解決教材里的各個問題為目的,而在于學生對轉化策略的體驗與主動應用。具有初步的轉化意識和能力,對以后的學習與解決問題將會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
教學目標:
1.教材讓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中想到轉化,并應用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知識進行圖形的等積,等周長的變形.
2.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體會轉化的含義和應用的手段,感受轉化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的價值。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轉化"意識,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感受“轉化”策略的價值,會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會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設計理念:
本節課突出“四性”:即現實性、趣味性、思考性、開放性、交互性,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又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理念而設計的一堂課。為今后更高層次的創新而奠定基礎。
設計思路:
分析本節課,縱觀全程,既把平移,旋轉運用到圖形等積變化的問題中,又蘊涵探索圖形面積公式的轉化,還有計算小數乘法的和分數除法時的轉化,還有數量關系之間的轉化等。通過回憶和交流,意識到轉化是經常使用的策略,從而主動應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基于此,于是采用以下步驟解決。一.創設情境,感知策略。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三.拓展運用,提升策略。
教師準備:電子白板課件、白板互動平臺
教學過程預設:
一、觀察交流,明確轉化的策略
分別出示兩組圖片
1、出示第一組:你能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嗎?生:第2個圖形面積大。師:為什么:生:這兩個圖形的高和寬是相同的,但第一個圖形比第二個圖形少了下面半個圓的面積。
2、出示第二組:那這兩個圖形呢?(讓學生猜測。)你是怎么比較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學生匯報。匯報時,可能有:
(1)數方格的方法,
問:你覺得這種方法有怎么樣?(麻煩、不準確)
(2)變成長方形進行比較。
怎樣把它們變成長方形的?
第一個圖形:上面半圓向下平移5格。
第二個圖形:下半部分凸出的兩個半圓分割出來,以直徑的上面端點為中心,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
〈設計意圖:此時學生想象會發生困難,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能化解難點,突出了感受“轉化”策略這一重點,提高效益。〉
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將圖形平移、旋轉、拼合,圖形的變化過程迅速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清晰直觀地感受到了,從而化解了理解上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