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剛才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策略是什么?(復雜——簡單)
3、練一練3 (練習十四 第三題 )
〈設計意圖在第2張圖形中,教師利用電子白板即時變色后再移動,突出周長的概念;第3張圖形中,讓學生在電子白版上實際操作圖形,并利用白板回溯和重現(xiàn)操作過程和細節(jié)的功能,師生一起對學生的操作過程動態(tài)和細節(jié)在屏幕上評講、糾正,一目了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參與和交互的積極性;第四張圖形的難點是拼合后的周長概念,教師利用電子白板即時變色,可以方便地解決。〉
第二次 數(shù)與代數(shù)的領域
4、試一試:1/2+1/4+1/8+1/16
這道題我們以前都是通分然后按順序求和的。
還有不同的轉化嗎?(可以化小數(shù)求和)
你對這種轉化有什么看法?(化小數(shù)反而麻煩)
看右邊正方形圖。觀察圖可以把這一算式轉化成什么算式來計算?圖中那一部分表示這幾個數(shù)的和?空白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能不能根據(jù)空白部分求出涂色部分?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利用數(shù)轉化為圖形來解決問題對學生來說是史無前例的,因此即使算式和圖形靜態(tài)放在一起,學生也是無從下手的,針對這一難點,利用白板軟件中復制副本、層等的特點將圖形和數(shù)字組合在一起拖動,巧妙地暗示了其中的聯(lián)系,學生在輕松自然學會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小結:要求陰影部分的和可以從空白部分著想,看來用轉化的思想解決問題也可以從反面入手。我們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靈活地分析問題,換個角度思考,你就會有全新的收獲。
5、練一練4 (課本練習十四 1)
每一排的點分別表示每一輪參加比賽的球隊,把兩個點合成一個點的過程表示進行了一場比賽。淘汰制是指每場比賽都要淘汰1支球隊。
〈設計意圖:運用白板軟件中的拉幕功能,讓學生根據(jù)示意圖的逐步提示,領會淘汰制的含義,通過圖示找到被淘汰的隊伍有15個。)
如果64個球隊呢?100個呢?有更簡單的計算方法嗎?(師板書:產(chǎn)生冠軍,就是要淘汰多少支隊伍?)為什么16-1就是求的比賽的場數(sh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這題的解題方法轉化為求被淘汰的隊伍的個數(shù),只要去掉一個冠軍就是要打的場數(shù)。〉
四、故事啟迪,領悟轉化的技巧
1、 數(shù)學家愛迪生求燈泡的容積的故事(幻燈片)有一次,愛迪生把一只燈泡交給他的助手阿普頓,讓他計算一下這只燈泡的容積是多少。阿普頓是普林頓大學數(shù)學系高材生,又在德國深造了一年,數(shù)學素養(yǎng)相當不錯。他拿著這只梨形的燈泡,打量了好半天,又特地找來皮尺,上下量了尺寸,畫出了各種示意圖,還列出了一道又一道的算式。一個鐘頭過去了。愛迪生著急了,跑來問他算出來了沒有。“正算到一半。”阿普頓慌忙回答,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角上滾了下來。“才算到一半?”愛迪生十分詫異,走近一看,哎呀,在阿普頓的面前,好幾張白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算式。“何必這么復雜呢?”愛迪生微笑著說,“你把這只燈泡裝滿水,再把水倒在量杯里,量杯量出來的水的體積,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容積。”
“哦!”阿普頓恍然大悟。他飛快地跑進實驗室,不到1分鐘,沒有經(jīng)過任何運算,就把燈泡的容積準確地求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