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復習課教學設計
3.復習課的練習要注重綜合運用,促進思維的提升。
復習課中的練習與練習課中的練習是不同的。練習課一般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練習的任務是鞏固數學基礎知識和形成技能技巧,一般是在新知識教完后進行的。而復習課中的練習重點是綜合運用,整理提升。本節課中設計的形式多樣的練習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綜合應用能力。
(青島李滄路小學 楊冬)
平面圖形面積整理與復習
【教學內容】:青島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103紅點1
【教材簡析】:該板塊是把小學數學中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集中整理與復習。意在通過回顧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溝通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整理平面圖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熟練地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2.引導學生探索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及知識間的相互聯系,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從中學會整理知識,領悟學習方法。
3.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及轉化思想方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復習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并能熟練地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探索計算公式間的內在聯系,構建知識網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師:這是學校綠化的平面圖,圖中都出現了那些平面圖形。
老師隨著學生的口答將六種平面圖形貼在黑板上。
師:這塊地的大小就是指它的面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
[ 板書課件:平面圖形的面積]
師:什么叫做面積呢?
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興趣是學習成功的動力,通過圖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各種基本平面圖形的形狀特點,使學生很快進入有目地的探究狀態。
二、自主梳理,引導建構
(一) 回憶公式,夯實基礎
師:你們會計算這些平面圖形的面積嗎?請你們把這些圖形的面積公式寫在相應的圖形上。
學生在自己的6個平面圖形上寫公式,同時指名板書公式。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對平面圖形面積的知識進行回顧,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便于學生更好地完成后面的學習任務。
(二)溝通聯系,總結方法(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這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么得來的?
小組里相互說一說。然后指名分別說一說(想說哪個說哪個)
1.長方形、正方形是用面積單位量出來的(課件演示)
[板書:測量法]
思考:正方形可以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來計算嗎?為什么?
2.想一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推導得來的?(課件演示)
再讓學生說一說拼成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有什么聯系?
(底——長 高——寬)
圓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將圓沿著它的半徑等分若干份后,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問:長方形的長等于( ),寬等于( )。
這兩種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有什么共同點?這是一種什么方法呢?[板書:割補法]
3. 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么得來的?(課件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