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復習課教學設計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或梯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拼成的圖形的面積是原來一個圖形面積的二倍。
這兩種圖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有什么共同點?
[板書:拼湊法]
師小結:根據已學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可以的出新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來,這是運用了轉化思想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數學中用到的地方很多很多。例如:分數除法是運用轉化思想轉化成什么來計算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整理過程,經歷系統整理和復習所學數學知識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平面圖形的內在聯系。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集體總結方法,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將知識點重新建構,形成知識網絡。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106頁第5題,然后交流一下自己的發現。
(四)構建網絡,形成體系
1. 合作拼圖
師:在小學階段,我們首先學的是哪一種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
這樣安排有沒有一定的道理?你能結合剛才六種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來找找原因嗎?
請問同學們分組討論這6種圖形之間的關系,根據相互間的聯系把它們貼在一張卡紙上,并用箭頭表示。比一比哪一組設計的圖能最好地體現出這六種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
2. 交流小結
展示排列的網絡圖,并讓小組代表說說意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動手擺網絡圖,實現對舊知的重新組織和建構,溝通之間的聯系,同時有機滲透了“轉化”等數學方法。只有這樣使數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理”清知識,學生才容易記憶。
三、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完成107頁第8題,完成后小組訂正。教師巡視指導。
2、張老師最近新買了房子,準備裝修。經測量,衛生間長3.2米,寬2.4米,高2.8米。他打算在地上鋪邊長0.4米的防滑方磚。你能幫張老師算一算,他至少要買多少這樣的方磚呢?
四、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師: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要從小學好數學、用好數學。
【課后反思】:
本課體現了復習課的一般結構,又有所創造,讓學生學得扎實、有效、生動。
1.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擺正自己的位置,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盡量的讓學生去說、想、做,讓學生在參與中復習好知識,增長才干,提高素質。如本課任務的確定,公式的推導、網絡的構建,教師均為學生提供了話題,讓學生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中完成學習任務,使知識的學習成為訓練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素質的載體。
2.注重了“知識的生活性”,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數學教學中強化了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清楚的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無論是問題的引入,還練習的設計,都盡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學與生活同在。
3.練習設計既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又注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幾個層次的練習抓住了學生的幾種常見錯誤,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青島天水路小學 高德山)
立體圖形體積的整理與復習
【教學內容】
青島版六下p103——104立體圖形體積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的整理與復習
【教材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