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1
在做例3的時候,讓學生獨立動手畫的時候,還是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完成,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是很強。計算確實是學生存在的比較大的一個問題,從學生的作業情況也可窺見一二。
課后反思:
在課前研讀本課時的教材時,我們不難發現教材主要通過觀察、操作、猜想、估計、驗證、交流、歸納等活動來引導學生探索和發現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應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所以在思考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時,我也力求最大限度發揮教材的這些設計意圖,認真學習了高教導的教案后又在新授部分做了一些修改。修改之處主要是將例題2的教學更細化,同時體現了探究的需要。今天在課堂上,我進行了這樣的處理,先是問學生怎樣求罐頭上商標紙的面積,不少學生想到只要將商標紙剪開測量一下長方形的長和寬就可以計算出來。接著,我馬上又問學生:如果這張商標紙無法剪開,又應該怎么辦?隨即組織學生觀察課前制作的圓柱,將這一圓柱的側面展開后進行觀察、分析,馬上有不少學生發現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之間的關系。不足之處是自己通過觀察和分析得出這一結論的學生不是很多,也就是說有不少學生并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認識和理解圓柱側面積的推導過程。這樣就造成在運用公式計算時這部分學生不知道每一步該如何計算,每一步求的又是什么。
沈薇老師談及的學生計算正確率較低的事,我們兩個班的學生也是這樣的。我想這一節課的重點還是放在推導和理解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下節練習課時再重點指導如何提高計算正確率。
課后反思:
在學習圓柱體的認識時,學生已認識到圓柱體各個面的展開圖分別是什么形狀了,再有第一課時最后一題的測量鋪墊和本課時學習中的實物操作,應該說學生對側面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是理解掌握的。而且在教學時,我主要將精力與時間花在了側面積的計算上。分別從最基本的計算條件(已知底面周長和高)入手,再引導到已知直徑與高應該如何計算,最后引導到已知半徑與高應該如何計算側面積,逐步深入。還將這3種情況進行了對比。引導學生要從理解計算最基本的條件開始思考。
由于計算中不允許使用計算器,學生計算的錯誤很多這很正常,慢慢來,不用著急?勺寣W生數記3.14與2至9相乘的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