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和圓錐(蘇教版第12冊教案)
三、鞏固練習 做“練一練”第1、2題。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口答算式,老師板書。讓學生說一說這兩題列式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不一樣。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這個公式是怎樣得到的?指出:這節課,我們通過轉化,把圓柱體切拼轉化成長方體,(在課題下板書:圓柱些長方體)得出了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sh。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第2,3題。 家庭作業:練習二第4題。(四)圓柱容積計算教學內容:教材第9頁例5、“練一練”,練習二第5~9題。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圓柱的體積,學會計算圓柱形容器的容積,井能應用于實際求出所容物體的重量。教學重點:計算圓柱形容器的容積。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圓柱的體積。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 1.求下列圓柱的體積(口答列式)。 (1)底面積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徑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徑2分米,高3分米。 追問:圓柱的體積是怎樣計算的?(板書:v=sh) 2.復習容積。 提問:什么是容積?它與物體的體積有什么區別?我們是按什么方法計算容積的?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過圓柱的體積計算,知道了容積和容積的計算方法。這節課,就在計算圓柱體積的基礎上,學習圓柱的容積計算。(板書課題)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出示例5,讀題。提問:這道題求什么?你能計算它的容積嗎?請大家仔細看一下題目,解答這道題還要注意些什么?(統一單位或改寫體積單位,取近似數)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說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樣求的。同時注意是怎樣統一單位和取近似值的。 2.新課小結。 提問:求圓柱形容器的容積要怎樣計算?如果知道圓柱底面的半徑或直徑,怎樣求圓柱的體積?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題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做“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指名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結合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口答練習二第6題。 讓學生默讀題目。提問:第(1)題怎樣想?求出了容積怎樣求第(2)題?為什么? 4.做練習二第9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口答算式或方程,并讓學生說既怎樣想的。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第7、8題。家庭作業:練習二第5、6題。(五)幾何知識綜合練習教學內容:教材第11~12頁練習七第10~l8題,練習二后的思考題。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已經學過的一些幾何形體的面積或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進一步掌握學過的立體圖形的體積計算。 2.使學生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學過的立體圖形的面積、表面積、體積計算。教學難點: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過程:—、揭示課題1.口算。 出示練習二第10題,指名學生口算。2.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過幾種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今天我們來練習這方面的知識。(板書課題)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好有關面積、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基本題練習 1.練習圓柱的體積計算。 (1) 提問: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板書:圓柱 v=sh)求圓柱的體積要知道什么條件? (2) 做練習二第1l題。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學生分三組,每組一題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檢查學生是怎樣想的。 2.練習平面圖形面積計算, (1) 做練習二第12題。要求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每個圖形面積計算的算式。指名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讓學生說說按怎樣的公式列式的。 (2) 提問: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怎樣得到的?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怎樣得到的?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呢?追問:正方形面積是怎樣計算的?為什么?指出:我們在得到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后,通過剪、拼的方法,經過圖形的轉化,得出了相應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所以,這些計算公式之間是有聯系的。 3.練習表面積和體積計算。 (1)求第13題前兩個圖形的表面積。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結合提問:求表面積就是求立體圖形的什么?(所有面的面積總和)長方體表面積是怎樣算的?這道題還有什么簡便的方法?圓柱體表面積是怎樣算的?指出:立體圖形的表面積是所有面的面積的總和,所以要先求各部分的面積,然后相加。這里長方體和圓柱體的表面積都可以用側面積加兩個底面積。 (2)求第13題前兩個圖形的體積。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求體積的算式。指名口答算式,老師板書。要求說一說每一步求的什么,注意突出第一步求的底面積。追問:求長方體和圓柱的體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出:長方體其實也是一個柱體,長方體和圓柱體的體積,其實都是用底面積乘以高。 4.練習容積計算。 (1)提問:容積指什么?容積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做練習二第14題。集體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