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復習2(十二冊數學全冊教案)
教學內容:繼續復習面積的計算,完成練習十九其余的題。
教學要求: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已學過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進行面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復習了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這節課繼續復習面積的計算。
二、基本題練習
1、 求下面各圖形的面積(單位:厘米)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三、綜合練習
我們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就可以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 做練習十九第13題
提問:計算圓的面積需要什么數據。我們怎樣來測量圓的半徑。指導學生利用“兩個端點都在圓上的線段中,直徑最長”這個知識,先測量圓的直徑,并算出半徑。
計算直角三形的面積要先測量什么數據。
讓學生在書上測量出所需要的數據。
指名兩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2、 做練習十九第14題。
指導學生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來量,另一種是把不規則圖形看成大小接近的規則圖形。
3、 做練習十九第15題。
讓學生計算后組織交流并列成表。
指導學生看表說出當長方形周長一定時,長和寬的差的變化與面積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更加明確了哪些內容?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九第11、12題。
教學后記:
(二十三)立體圖形和表面積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105頁的內容復習立體力形的概念和特下,以及這些圖形的表面積的計算,完成練習二十第1-4題。
教學要求: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一些立體圖形的物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加深理解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已知條件計算這些立體圖形的表面積。
教具學具準備:師生都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復習了平面圖形的相關知識,從今天開始,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這節課,復習立體圖形及其表面積的計算。
二、復習立體圖形的特征。
1、 提問: 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誰來拿出不同的立體形體,告訴大家各是什么名稱。
2、 說明各自的特征。
請同學們在課本上填出四個立體圖形的名稱,然后告訴大家。
請大家看書上圖自負盈虧,自己說說每個形體的特征。
提問:每個立體圖形里字母表示什么。
3、 說明下面每個圖形各是什么形體。
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口答:
4、 提問:正方體和長方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說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三、復習表面積計算。
1、 復習表面積的意義。
提問:什么是立體圖形的表面積?
靖同學們拿出立體圖形,看著這些形體,一邊用手摸一邊說出每個形體的表面積包括哪幾部分的面積。
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是哪些面積的和?圓柱體表面積是哪些面面積的和?
2、 復習圓柱的側面積。
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什么形狀?側面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柱有什么關系?
圓柱的側面積怎樣算?
3、 歸納表面積計算方法。
在課本上用字母表示出計算每個圖形表面積的方法。
指名學生依次口答歸納出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4、 做“練一練”三道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明每一步求的什么。
四、綜合練習。
1、 做練習二十第2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