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教學實錄
一友曰:“非也”
一友曰:“貓甚虎之相,此兩者皆是貓科之物,此不為虎貓乃一家乎?”
一友曰:“虎貓其性截然不同,且大小不一,虎貓非一家也。”吾不能決也。
兩友笑曰:“汝為吾長,孰為汝多知乎?”
師:同學們雖然在模仿中,內容有些不太恰當,但從句子模仿的角度來說,還算比較成功,希望同學們多學習古文,體會語言的精煉并學以致用。
請評委組的同學統計各組得分,公布優勝小組,并進行頒獎。由于時間關系,我們課下進行。
下課,再見!
簡評:快樂在課堂,功夫在課下。不難看出,教師創造性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按一定的規范進行了有效的前置性學習,自主進行了大量的閱讀,放手讓學生進行研討,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有序的展示,學生自己去自由的吃草,而不是被牽著去吃草,展示中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和成長的幸福,產生了強烈的“展示榮耀,交流自
豪”的成就感,學習變成了快樂的事情而不是負擔甚至是痛苦。
教學中,教師創設主體參與、和諧發展的學習氛圍,讓課堂回歸場效,讓學生把自主學到的知識、學習中的體驗感悟、多元思維的結果展示出來,展示內容由文本延伸到文本之外,拓展了知識,學生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同時,教師采用捆綁式來激勵學習型小組爭取更優秀,回答問題時不只關注強勢學生,給后進生更多的展示機會,不讓一個掉隊,面向全體,共同進步。
進入第四環節,教師想法讓學生入境,因為只有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教師搭起一座橋梁,構建了一種對話的場景——教師加上了有趣的旁白進行推波助瀾,無形中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融入文本深處,學生辯斗得激烈,面紅耳赤,卻興趣盎然,富有韻味,妙趣橫生。
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中,教師對學生的良好的表現如:專心傾聽、坐姿端正、握筆姿勢規范、會有效的快速的做筆記等及時進行鼓勵表揚。
習慣養成很重要,幾乎在每一個環節中,都有學習規范,無形中促使了學生許多良好習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