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6、拓展延伸:在中國的革命道路上還有很多像李大釗一樣的革命者,歷史將永遠銘記他們,我們也將永遠緬懷他們,下課后同學們可以結合第65頁“課外書屋”的提示去閱讀一兩本革命題材的小說。
板書
十六年前的回憶
被捕前
被捕時
法庭上
被害后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板書
十六年前的回憶
被捕前
被捕時
法庭上
被害后
教學目標1、學習李大釗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的偉大精神和忠于革命的高貴品質,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培養學生愛國、愛黨的思想感情。2、學習本文首尾呼應的寫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目標】1,學會14個生字,能正確讀出軍閥,恐怖,憲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爺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感受革命傳統教育.4,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教學重難點】...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是李星華回憶她的父親李大釗的文章。當時,正值她的父親遇難16周年。作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同志,他的血不會白流,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他。...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斗爭的事跡。 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寫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被捕、被審兩部分是重點。...
【目的要求】1、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不懂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2、學習并初步體會前后照應的寫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初步體會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
【教學要求】1、結合收集的資料,自主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李大釗同志與敵人作斗爭的光輝事跡,受到革命傳統教育。2、體會文章前后照應的寫法,并認識這種寫法的好處。3、自學本課的生字,能結合語境,理解掌握新詞。...
[教師與文本對話的思考]一、關于教材:《十六年前的回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作者是李大釗烈士的女兒李星華。文中,女兒以回憶的方式真實地記敘了父親在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故事。...
各位評委: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0課《十六年前的回憶》。我發言的主題是:老文新教,順學而導。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素質教育目標】1、知識教學點:⑴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⑵通過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嚴峻、恐怖、會意、一擁而人”等詞語。⑶理解句子: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②我蹲在旁邊,看到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課文分析:這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1943年在延安寫的,正值李大釗同志遇難十六周年,故文章題為“十六年前的回憶”。本文描寫了李大釗同志堅貞不屈,忠于革命的精神。...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寫法以及這種寫法的好處。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要求】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2、體會本課前后照應的寫法以及這種寫法的好處。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理念:閱讀是一種對話。對話,體現了閱讀的目的和本質,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無疑是課堂閱讀活動的主體,是閱讀教學的中心。正如《語文課程標準》里所說的那樣: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
學習目標1.讀讀記記“含糊、尖銳”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感受革命傳統教育。4.領悟課文前后照應的表達方法。...
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讀讀記記慈祥、恐怖、粗暴、殘暴、匪徒、亂蓬蓬、窩窩頭、絞刑、舅舅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領悟本文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前后照應等表現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