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
出示下列材料:
20歲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親臨戰場、殺敵報國。直到四十多歲時,他才有機會在軍中做一名軍官,實現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1、“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他寫出了淪陷區人民對故國之師的期待.
2、“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金錯刀行》)
他寫出了南宋軍民不甘屈服的氣概.
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他老病僵臥之時在夢中親臨前線,斬將奪關,盡復漢唐故地。
4、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關山月》)
他寫出了對朝庭不想收復失地的深哀巨痛。
5、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書憤》)
他寫了更多的是自抒報國壯志的憂國深思的作品。
7、讀了這些詩句,你的心情如何?再次感情朗讀讀全詩《示兒》
8、小結:陸游一直渴望南師北定以統一祖國,九州大同是詩人終生為之奮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詩句“南望王師又一年”。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歲了,北方還沒有傳來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詩人又一次發出了內心的傷悲,當他“最后一次把將斷的氣息又來說未完的心事和無窮的希望”時,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憤。為國恥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愛國之士讀到這樣的詩句,怎能不潸然淚下?
9、感情讀詩。
四、讀寫結合,體驗情感
1、同學們,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700多年前這位偉大詩人的病榻前,如果你是陸游的兒子,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親,他雖然久病纏身,不久于人世,但心里更痛的是中原不能收復,祖國不能統一,他面容枯瘦,眼神里卻滿含期待和信念,他用緩慢而深沉的語調表達人死之后萬事皆了無牽掛的曠達和淡定,但又希望你能在家祭的時候,要告訴他中原收復的消息。
面對這樣的父親,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呢?請寫下來!
2、全班交流,評價。
3、老師小結:是的,陸游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又是何等的悲憤!
4、同學們,讓我們通過讀來表達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崇敬吧!
(回到文本,把積累的感情通過朗讀再次釋放。)
五、拓展延伸,情感內化
1、一位懷著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帶著他的希望離開了,他的遺愿到底有沒有實現呢?
2、生討論回答。
2、出示材料:
○陸游死后24年,宋和蒙古會師滅金。
“不及生前見虜亡,放翁易簀憤堂堂;
遙知小陸羞時薦,定告王師入洛陽。”
(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十一《端嘉雜詩》之四)
○陸游死后66年,元師滅宋。
“青山一發愁濛濛,干戈況滿天南東;
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林景熙《霽山先生集》卷三《書陸放翁書卷后》
○陸游死后79年,元兵敗宋于厓山,宋亡。
陸游孫子元廷聞厓山之變,憂憤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