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課堂實錄
課前準備
出示詩句:(齊讀)。
位卑未敢忘憂國。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你知道這些詩句都表現了什么樣的感情嗎?
生:表現愛國主義感情的。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表現愛國主義感情的詩歌。
一.讀題,介紹作者導入
1.板書課題:示兒
2.師:誰來把課題讀一讀?誰來說一說詩題是什么意思?
3.師: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間簡陋的茅草屋里,燭光閃爍,忽明忽暗。床上躺著一位頭發花白、奄奄一息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兒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語氣交代遺囑。這位老人就是我國南宋著名愛國志士、大詩人陸游。(板書:陸游)他的遺囑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示兒》。((板書),誰了解陸游,簡單的說一說。
4.師:陸游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那他臨終那夜交待兒子的到底是什么呢?就讓我們打開書,一起去了解陸游臨終最后的遺囑。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讀順。
2.師:好,現在誰來讀一讀課文。注意,同學們在聽別人讀的時候,你也要在心里跟著練。(指導學生評價,要求讀準字音。)(一至兩名)
3.師:讀得不錯,把第四句詩中的兩個生字也讀得很準,這兩個生字,一個是“祭”,一個是“乃”。
師板書:祭 乃 (提醒兩個字的寫法,祭不要少一點,乃的筆順是先寫橫折折折鉤,再寫撇。)
4.師:誰來把這兩個生字讀一讀。
(指名二位同學)
真好,誰把這兩個生字放回詩句中再讀一讀。
5.師:知道“家祭”和“乃翁”是什么意思嗎?
生:“家祭”就是家中祭奠過世的親人。“乃翁”就是你的父親。
師:乃翁在詩中其實指的就是——(生:陸游自己。)
6.下面就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這首古詩。(評價)
三.再讀古詩,了解詩意。
1.師:同學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請同學再讀讀這首詩,一邊讀,一邊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2.師:對于這首詩你們理解了嗎?那老師來提兩個問題,看你們能不能回答出來。詩人陸游在臨終之前最遺憾的是——(生答)板書: 不見九州同
他死后交待兒女一定要做的是——(生答。)板書:北定中原日
3.師:同學們,當我們把歷史的車輪倒退到八百多年前,看看當時詩人生活一個怎樣的時代中?誰找到了當時的歷史背景。(生介紹收集到的資料。)
師作補充:公元1126年,也就是陸游出生的第二年,金國占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第三年把北宋的兩個皇帝,一個是太上皇宋徽宗、一個是當朝皇帝宋欽宗擄去,北宋亡國。欽宗的弟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建立南宋。但是南宋小朝廷卻偏安一隅,不思收復中原的領土。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領土,中原的老百姓被金人奴役。直到陸游八十五歲逝世時,也沒有恢復中原的統治。詩人在臨終時提筆寫下了《示兒》這首詩。(師范讀。)
4.師范讀。聽到老師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說:悲涼、憂傷、期望……。)你想讀好這首詩嗎?
四.品讀一二句,感受“悲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