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課堂實錄
多媒體出示一二句
1.指導朗讀第一句。
師:第一句該怎么讀?誰來試一試?
詩人本來知道什么?那人死有哪些都成空了?
生發散答:財產、煩惱、牽掛……
那怎樣才能把這句讀好呢?誰來試一試。(指導學生把“空”字讀好。)
師范讀。(讀出陸游臨終前豁達的生死觀。)
師引讀:人死之后,一切財產都已成空——人死之后,一切煩惱都煙消云散——人死之后,一切牽掛都已一了百了——
2.指導朗讀第二句
師:詩人面對死亡從容淡定,但他心中卻有件事始終都放心不下,那是什么?
師:你從這句詩中體會到了陸游此時此刻的心情嗎?
生自由回答。
師:用詩中的詞就是——悲。板書:悲
詩人為什么感到悲傷?(不見九州同)陸游出生第二年,金兵就占領了中原地區,他和家人跟著百姓,過著逃亡的生活。他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抗金志向。可是直到陸游85歲就要離開人世,也沒能看到國家的統一,他的心怎能不悲傷呢?你能把詩人心中的悲傷讀出來嗎?(先指名再引齊讀。)師相機引導:他見到了沒有?是啊,沒有啊。(讀好“不見”,讀出悲傷。)
引讀:10年過去了——20年過去了——83年過去了——。
3.鏈接《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配以《十面埋伏》音樂),體會詩人的悲痛之情。
師:詩人他還曾經寫下過這樣一首詩。
多媒體出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師范讀,學生輕聲齊讀。
師:那奔騰咆哮滔滔黃河已經成了金兵的飲馬之槽,那巍巍千仞雄偉壯麗的西岳華山已經成為金兵的牧馬之地,中原的老百姓被金人奴役,盼望王師來收復失地,他們望眼欲穿,盼來的卻是——南望王師又一年。
師:從這首詩中你知道了中原的老百姓過著怎樣的生活?
生發散回答:金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原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流著痛苦的眼淚。
師:詩人僅僅是為沒有看到國家統一而悲傷嗎?(更是為了中原的老百姓凄慘的生活。)
中原壯麗河山淪陷,詩人悲傷啊——(生讀一二句)中原的百姓期盼王師,望眼欲穿,詩人悲痛啊——(再讀一二句)
4.鏈接《題臨安邸》,體會詩人的悲憤之情。
師:那遺民日夜盼望的王師呢,那宋朝朝廷的皇帝和大臣們呢?他們都在干什么?有一個叫林升的詩人看到了。
多媒體出示《題臨安邸》
師: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這首詩,你能看到林升所描繪的那幅景象嗎?
生答:南宋的統治者們還在終日尋歡作樂,花天酒地,醉生夢死。
師追問: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師:同學們發現了嗎,這首詩的第二句是一個問句。詩人在問誰?我們該怎么問?就讓我一起指著他們的鼻子去問一問。ǘ啻尉氉x“ 西湖歌舞幾時休” )中原河山淪陷,遺民淚盡,可在杭州的西湖邊朝廷權貴們卻還在醉生夢死、花天酒地,早已把中原的老百姓丟到了九霄云外。那么現在,詩人的心情僅僅是悲痛嗎?不!是悲憤!
(課件回到一二句)
師引讀:因為陸游的愛國,看不祖國的統一,陸游悲傷啊,讀——
因為陸游的愛國,想到中原的老百姓,陸游悲痛啊,讀——
因為陸游的愛國,想著那些花天酒地的朝廷權貴們,陸游悲憤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