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教學案例
……
師:(發自內心的佩服)謝謝同學們,你們的發言,讓老師重新認識了陸游。他是個愛國的詩人,愛國愛到骨子里,愛到靈魂的人。而且這種愛國的。還伴隨著相信自己祖國的堅定信念愛國。來,我們再來感受陸游那課與眾不同的愛國心吧。
生:深情地齊讀這兩首詩。
[說真的,當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陸游,更為我的學生們。學生們竟然能理解地這么深,是我備課時沒有想到的。堅定信念!那是什么樣的詞語?靜下心來,仔細想,用在陸游身上最恰當不過了。到此時此刻我才驚嘆于學生潛在的理解能力!]
三、問題討論:
回到辦公室,我的心情仍然無法平靜。耳邊的話語又不斷地響著:“這么深的問題,學生能理解嗎?能接受嗎?”;“新課標實施以后的語文課真的是越來越難上了,課文變深了,真擔心學生學不懂。”……以上的教學片斷中,能否發現學生的無限潛能了呢?擔心學生不理解,學不懂,是否有點兒真正的杞人憂天了?換句話是否可以說,充分相信學生,就能在課堂上產生奇跡呢?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
四、案例反思
靜下心來思考以上的案例,使我對閱讀教學的認識深了一步,也讓我明白了不要擔心學生們學不好,學不懂。因為他們能走得很遠很遠,遠到老師都沒有辦法走到的地方。那么怎樣讓他們走得多更遠呢?以上的案例給了我許多啟示:
(一)、寬松的、平等的課堂氛圍,是學生走向遠方的保證。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我們的課堂中,必須營造一個師生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他們學習的合作伙伴,是與他們一起學習,是與他們平等的。只有老師心中明白這點,寬松的、自由的氛圍自然就形成了。然后,師生的平等對話才能順利進行,學生才敢大膽地邁出第一步,作好“走向遠方”的準備。我以上的教學片段中,就有許多這樣地方:
生3:我讀出了“遺憾”。因為人要死是件可怕的事情,而陸游卻能坦然的面對。于是他說“死去元知萬事空”,可是卻又不能(一時語塞,但我已經被的回答所吸引,因此用鼓勵的目光注視著他,希望他能爆發)……不能坦然的走,因為他遺憾沒有看到中原的統一。于是他說“但悲不見九州同”,因此他十分的 “悲”。
師:(異常激動地)同學們鼓掌!
生:集體鼓掌,掌聲熱烈。
師:(發自內心的佩服)謝謝同學們,你們的發言,讓老師重新認識了陸游。他是個愛國的詩人,愛國愛到骨子里,愛到靈魂的人。而且這種愛國的。還伴隨著相信自己祖國的堅定信念愛國。來,我們再來感受陸游那課與眾不同的愛國心吧。
……
不難發現,在這種輕松的、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發言是積極的。也唯有如此,學生才能“越雷池一步”,才敢向遠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