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教學設計
袒露 屈指一算
4、查查資料,試著填一填:
中國導彈之父——( ) 雜交水稻之父——( )
炸藥之父——( ) ( )之父——( )
5、讀準字音,通讀全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課堂研討】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1、同學們,2008年9月25日是特殊的日子,中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中國人的足跡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到底是誰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就是——錢學森。(齊讀課題)
2、同學們,通過預習你對錢學森有哪些了解?誰來簡單地介紹一下。
*誰知道什么叫中國導彈之父?
你還知道別的之父嗎?
3、是啊,怪不得2007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師誦)
(出示頒獎詞: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他就是——錢學森。(再讀課題)
4、反饋預習導學。
強調“裕”的偏旁是衣字旁。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1、輕聲讀課文,思考:課文以人名為題,寫了他的什么事?按什么順序寫的?能找到相關提示嗎?
交流: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在文中快速圈劃出表示時間的詞語。提示:關注有沒有更簡潔明了的時間順序。
(2)概括每部分內容。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圍繞錢學森“歸國”這一中心事件,我們能很快理清課文的脈絡,那就是“歸國之時”“歸國之前”“歸國之后”,這樣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三、精讀課文第一段
1、讀第一段,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呀,錢學森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他迫切想回到祖國為祖國出力。我們一起來看第一段,哪個句子可以看出他歸心似箭?用筆畫出來。
2、交流,抓住重點詞語“魂牽夢繞”“多么希望”。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4、了解倒敘寫法
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來看,是不是作者寫倒了?
引導學生聯系平時看過的相關故事或電影,了解這是一種倒敘的寫作方法,它可以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設置懸念,增強表達效果。
那么,這里作者采用倒敘的手法,把錢學森歸國時擺在最先寫,是想要增強什么樣的表達效果呢?(錢學森對祖國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