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教學設計
2、古語說得好,“識其人,聽其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找錢學森說的話,想想他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你感受到些什么?
二 精讀人物語言,感悟人物情感
你找到了錢學森說的話了嗎?指名讀。出示:(我是中國人。……)(我們日夜盼望著的,……)
1、第一段話錢學森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呢?誰來讀讀相關的語句。
1)補充:錢學森在美國留學,成績優異。36歲就被聘為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而且錢學森還是是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馮•卡門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出示資料)
如果在馮•卡門身邊,意味著錢學森將得到什么?(金錢、財富、地位、榮譽、優越的工作條件,更早地獲得成功……)
2)可錢學森是怎么說的?誰來讀?(出示:我是中國人。……)
他想要干什么?(回國)這又意味著什么?(放棄這一切,)
盡管在美國有著恩師的器重,過著安逸的生活,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齊讀錢學森的第一段話)
3、過渡:錢學森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一心想回到祖國去。新中國成立后他想回國的愿望變得更加強烈起來。
1)錢學森的第二段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三四自然段。
交流:中秋之夜,錢學森和中國留學生一起歡度中秋節。
新中國已成立。這意味著什么?(中國人需要科技人才建設祖國,只有這樣,祖國才能強大)
2)此刻,錢學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發強烈起來,那就是:(出示:早日回到……)
自由讀讀這句話,再圈圈畫畫,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這份沉甸甸的愛國之情。
“日夜盼望”:錢學森時時刻刻都在思念著自己的祖國。
“終于”:錢學森盼望新中國成立已經很久了,他等待回國施展抱負已經很久了。
“應當”:應當是什么意思?(理所應當、天經地義)“應當”這兩個字,讓我們看到了錢學森把回國看成是一種職責,一種責任。這就是他,一個炎黃子孫的真情流露。正因為我們日夜盼望著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現在這一天終于來到了,所以我們——是應當回去的;正因為祖國現在很窮,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去創造,所以我們——是應當回去的。